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杜心怡 李东华
6月16日下午,在湖北省宜城市公安局小河派出所,村民王大爷将印着“心系寻常百姓家,人民警察恩难忘”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连声感谢民警为老两口解决了户口问题。“有了户口,这下看病就能享受医保,能省不少钱了!”
老两口送来锦旗 (通讯员毛坤 摄)
4月中旬,宜城市公安局小河派出所户籍民警李东华与社区民警牟锐在小河镇大冲村走访时发现,二组王大爷与妻子年近九旬却没有户口。
经询问得知,王大爷1999年左右携妻儿举家从陕西省原安康市大河镇搬迁至小河镇大冲村生活至今,王大爷的儿子大海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老两口在家务农,不出门,未曾使用过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因户口迁移证丢失,也没想过要去当地派出所申报户口。
今年2月初,老两口去卫生院看病得知没有户口享受不了国家惠民政策,这才意识到申报户口的重要性。
随后,民警迅速着手调查,函请陕西警方协助核实老两口真实身份信息。2000年12月陕西省安康地区撤地设市更名为汉滨区,加之年代久远,陕西警方一时也无法找到王大爷一家在原安康市大河镇居住生活的档案资料,调查取证陷入困境。
为此,民警继续扩大本地调查取证范围,在大冲村二组逐户走访,找到老治保主任、二组组长、附近邻居了解情况,同时在宜城市档案局调取人口普查档案资料,驻村辅警曾宪龙也在村档案室里找到写有夫妻二人姓名的老式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5月22日,陕西警方根据前期调查取证情况,核实了王大爷夫妻二人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等身份信息,并函告宜城警方。
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取证,补录资料经治安内保大队户政管理中队审核,启动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仅用时三天,补录申请顺利批结,“黑户”24年后陕西籍老两口终于在宜城有了“身份”。
近年来,小河派出所以深入推进“双枫”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举措,今年以来,为困难群众上门办证13人次,送证上门161人次,辖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