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2022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极目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据海关统计,2022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617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
发布会现场 (极目新闻记者周丹 摄)
2022年湖北省外贸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武汉海关副关长杨良勇介绍,2022年,湖北省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外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
据海关统计,2022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617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出口4209.3亿元,增长20%;进口1961.5亿元,增长5.4%。
2022年湖北省外贸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年度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自2020年起,湖北省进出口规模连续三年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2022年湖北省进出口规模达到6170.8亿元,创历史新高,外贸增量达800.8亿元。进出口总体增速、出口增速、进口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进出口总体增速、出口增速全国排名均为第12位。
二是外贸经营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更加活跃。2022年,湖北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796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83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3909.4亿元,增长20.1%,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1225.9亿元,增长10.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9.1亿元,增长3%。
三是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超7成。2022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687.4亿元,增长20.7%,占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76%,较去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679.9亿元,占1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553亿元,占9%。
四是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更快。2022年,湖北省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982.1亿元、755.9亿元和674亿元,其中,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32.1%、8.8%。同期,湖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加速开拓,进出口值达1918.1亿元,增长33.7%,高于整体增速18.8个百分点。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884.3亿元,增长17.8%,占30.5%。
五是区域发展平衡性不断增强,有16个市州进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除武汉市外,其他市州合计进出口2638.6亿元,占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42.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其中,潜江依托原油进口、荆门依托锂电池产业、十堰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出口增长迅猛,分别增长56.8%、49.3%、45.1%。同期,武汉市进出口3532.2亿元,增长5.3%。
六是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升级,“两新一高”产品出口表现抢眼。2022年,湖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3033.4亿元,增长2.3%,占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49.2%,高于机电产品占全国进出口比重。同期,附加值更高的“两新一高”产品即新材料、新能源、高技术装备合计出口187.7亿元,增长59.2%,占湖北省出口总值的4.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铜矿砂、铁矿砂、原油合计进口405.4亿元,增长35.4%,占湖北省进口总值的20.7%。
“2022年湖北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充分表明支撑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强,外贸稳增长政策效果明显,湖北外贸稳中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仍不容忽视。”杨良勇在发布会上表示。
湖北省消费品年进口规模首破百亿
发布会上,武汉海关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媒体采访。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湖北省消费品进口情况如何?
武汉海关: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是提振消费拉动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2022年,湖北省继续加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力度,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贸易平衡发展,消费品年进口规模首破百亿,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5.3%,高于湖北省整体进口增速39.9个百分点。占湖北省进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的4.2%提升至5.9%。拉动消费品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受消费升级驱动。2022年,湖北省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提振消费信心,整体消费氛围较为活跃,消费需求持续走旺,进口高端商品购买力增强。全年进口食品烟酒类72.7亿元,增长96.6%。主要进口产品是牛肉,进口量实现倍增,突破10万吨。此外,年关将近,樱桃、榴莲、开心果等“新年货”采购高峰到来,拉动干鲜瓜果进口值增长12倍。
二是受关税利好带动。2022年,我国通过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调整协定税率等举措,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鳕鱼、冻虾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有所下调。在关税税率普降的利好下,部分产品进口迎来新一轮增长。2022年,湖北省进口水产品3.4亿元,增长101.5%。其中,进口冻虾2亿元,占比过半。
三是受政策红利拉动。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自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准入目录。2022年1月1日,以东盟为主体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区域贸易便利化、通畅度大幅提升。多重政策红利催动下,2022年,湖北省自东盟进口17.1亿元,增速达88.7%,高出湖北省消费品进口整体增速43.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棕榈油5.9亿元,增长410.4%。
创新举措助力营商环境继续向好
记者:光电子产业是湖北省重点产业之一,能否介绍一下湖北省光电子产业在外贸领域的发展和成绩?
武汉海关:我省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向外贸领域的溢出效应也在逐年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带动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快速壮大。2022年,湖北省出口高技术产品732.8亿元,是2012年的4.9倍,十年平均增速为17.2%,占湖北省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2.2%提升至17.4%,外贸提质成果显著。
二是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武汉海关全力支持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针对“光芯屏端网”企业特点推广减免税“ERP联网申报+快速审核”模式,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快速审核;率先试点“金关保”业务,年均减少企业资金成本400余万元,释放流动资金上亿元。通过以上创新举措助力营商环境继续向好。
三是主力产品出口稳中有增。以华工科技、长飞光纤、锐科激光等为代表的光电子企业发展良好,光纤光缆、激光器等主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部分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光纤光缆等光电子信息产业终端产品出口稳中有增。其中,智能手机出口值超200亿元;集成电路、光纤光缆出口分别增长16.2%、30%。
扶持企业用足用好RCEP项下税收优惠政策
记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请问,一年来武汉海关如何帮助企业用足用好RCEP项下税收优惠政策?
答:武汉海关全力扶持企业用足用好RCEP项下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汽车、化工品、纺织服装等省内传统优势制造业受益较大,全年享惠货值23亿元,300余家进出口企业受益。进口方面,验放来自RCEP 成员国的享惠货物9.93亿元,关税减让715.62万元,涉及企业44家;出口方面,办理RCEP签证份数4390份,签证货值13.08亿元,涉及企业267家。主要做法有:
一是聚焦“服务+宣传”,推动政策传播“广”。实施网格化服务。在关区15个现场设立RCEP服务专员,建立“主动收集-限时解决-督办评估”的问题清零机制。细化调研分析。全面梳理关区对日经贸往来较为活跃、享惠不充分等5类243家企业,对RCEP 实施情况开展全方位摸底,对企业反映的9类66个问题指定专人逐一予以解决。开展多渠道宣传。“线上+线下”组织30轮次的政策培训,覆盖企业1000余家;组织评选武汉海关2022年实施RCEP十佳案例,形成研究规则、用好规则、助企享惠的良好氛围。
二是依托“科技+创新”,实现证书申领“快”。搭建信息化平台。引导企业开展原产地证书智能化申领应用,对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RCEP原产地证书实施自助打印,企业在家打印比例达到76%。实施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对超过70%的原产地证书实施7×24小时全天候计算机自动审核,审签时间压缩99%。创新便捷签证模式。对48家信用等级高、签证需求量大的企业实施自主签证,大幅减少企业“往返跑”时间。
三是强化“培育+引导”,力求惠企红利“实”。加强经核准出口商的培育。结合RCEP协定下经核准出口商自主签发原产地声明即可享受关税优惠这一制度亮点,全面梳理符合条件企业,开展政策解读,指导企业健全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关区20家企业获得该资质,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自主签发原产地声明287份,享惠货值1.51亿元。做好合规引导。开发“武关归类”平台,提供便捷查询服务,发布商品归类参考数据及各类政策解读信息近30万条。大力推广预裁定措施,2022年,签发预裁定决定书85份,同比增加64%,签发数量位列全国海关第六位,内陆首位。
下一步,武汉海关将持续加强RCEP政策分析和培训指导,加强经核准出口商的培育认定,持续提升RCEP关税减让实施便利化程度,提升政策实施整体效能,指导更多企业充分享惠,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口岸通关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记者:打造口岸通关环境离不开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请问武汉海关在助推湖北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营造优良口岸通关环境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武汉海关:近年来,武汉海关深入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助推湖北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打造畅通、便捷、高效、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
一是多路齐发并进,国际物流通道健全畅通。“水、陆、空”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湖北全省已获批或已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对外开放口岸共8个,较10年前增加4个;综合保税区由1个增加至6个,保税物流中心由1个增加至5个;特殊商品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指定口岸)已达15个,涵盖进境水果、药品、汽车整车等9大类。武汉港阳逻一二三期整合升级,花山、汉南、金口、黄冈、鄂州港区扩大开放已申请国家验收,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鄂州花湖机场去年7月正式投运,目前已获批口岸临时开放,将与天河机场形成我省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中欧班列(武汉)已辐射“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107个城市,还带动了“宜汉欧”“襄汉欧”“十汉欧”的发展,促进了湖北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互联互通,有力推动了全省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建设。
二是创新驱动助力,对外开放功能拓展完善。推动口岸与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实现政策叠加、功能互补、效益提升,支持集拼集装、国际中转等物流新形态与跨境电商、保税研发和维修等贸易新业态联动发展,努力使湖北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
三是服务提质增效,口岸通关环境优化升级。实现关检业务有机融合,减少通关环节和重复查验;不断优化通关流程,从“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到“全国通关一体化”,从“分类通关”到“无纸通关”,从“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到自主选择“通关套餐”,集约高效、协调统一的通关管理格局构建完成。海关“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铺开,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主要业务“单一窗口”办理覆盖率达到100%;推出移动端服务,实现了网上、掌上同步办理。2022年,我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8.12小时、0.75小时,分别优于全国2.06小时、0.51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9.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