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密织恩施地灾防护网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湖北日报 2022-08-19 09:57:35 阅读量:

地质二大队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地灾隐患点。

地质二大队工作人员对地灾隐患点进行航测。(通讯员 赖寒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韩轩 黄倩 赖寒

单位名片

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简称“地质二大队”)驻扎于鄂西恩施自治州,建队66年来,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为地方矿产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先后发现和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70余种、中大型矿床30余处,特别在构筑地灾防护体系、加强地灾调查评价、强化地灾监测预警、密织地灾防护网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护佑恩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恩施,地处鄂西武陵山区,坡陡谷深、气候多变,特别是入汛后,持续降水、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极易诱发山体滑坡、岩体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因该地地灾频发、多发,是我省地质灾害点最多、治理难度最大、工作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地质二大队充分发挥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优势,在全州范围内大力投入技术力量,采取“人防+技防”有力措施,双管齐下,巡查监测,实时更新“四位一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和整改,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全时段待命 风雨无阻排隐患

“明天可能会有暴雨,我得提前去来凤县驻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今年4月7日,清明假期尚未结束,技术驻守人员白成晟连夜驱车赶往驻守点。原来,来凤县翔凤镇庆凤山路73-83号房屋后发生滑坡变形,威胁24户共6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随后,应急红旗突击队副队长熊华盛率相关队员背上设备,开展应急调查及监测工作。

现场,工作人员冒雨在危险的滑坡处来回勘查,迅速做出判断并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值守,高效、顺利地开展了此次应急处置工作。

不管刮风下雨,哪里有地质灾害隐患,哪里就有地质人的身影。作为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地质二大队将地灾隐患排查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人防”作用,突出解决“隐患在哪里”问题。

摸清地灾隐患点底细是预防地灾发生的前提,但恩施山大谷深,想要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十分不易。“我们的队伍几乎走遍了恩施州所有的山头,摸清了全部地质灾害隐患点。”该队党委书记、队长杨波涌介绍,该队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一同排查隐患点,梳理地灾隐患点的新近变化及网格化管理落实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库。通过排查地灾隐患点的发育特征、变形现象、危害对象等,分析隐患点稳定性和危险性,提出隐患动态管理建议,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历时多年,地质二大队联合自然资源部门确定地灾隐患点2663个。

为突出地质队伍汛期应急保障能力,地质二大队先后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地质灾害应急红旗突击队,协助当地开展地灾应急救援工作;与恩施州民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作,在全州15个福利院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基本查清全州民政服务机构地质灾害隐患发育情况,提出“一院一策”防治措施建议。

今年来,该队已累计派出专家、技术人员396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点414个点(段),参与了“邬阳乡龚家垭村7组垮塌”“白杨坪熊家岩村级公路垮塌”“板桥镇G242国道垮塌”等118起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事故,护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天候监测 预警处险当先锋

打开“恩施州信息化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地图上一个个小红点密密麻麻,每一个小红点就是一个地灾隐患点。点开小红点,该地则以三维模型呈现出来,放大后,可以看到隐患点所在经纬度、行政区划、威胁区域、裂缝变化情况等信息。

这些数据能够通过远程呈现在屏幕上,少不了监测预警设备的“功劳”。在地灾隐患多发点的公路两旁,每隔一小段距离就可见白色小栅栏围着一块“太阳能板”,为下方的感应器提供电源,感应器可以感应到隐患点的位移情况变化,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后台。“平台对遥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达到预警值,则通过短信或现场警报的方式给主管部门和群众发送预警预报信息,提前避险。”地质二大队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张发兵说。

恩施州地灾隐患点多,除“人防”外,还要靠“技防”,监测地灾隐患点的一举一动。地质二大队成立专班小组开展平台建设论证、实施和监测设备计入试验,自筹100多万元建设恩施州信息化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目前已接入2000多套自动化监测设备,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掌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向。”张发兵自豪地说。近期,该队又对系统进行了维护升级,新增了影像图、气象风险、实时雨量、预报雨量、隐患点、专业监测等37项功能,可以更加精准迅捷的获取信息,有效提升了预警能力。

密密麻麻的监测预警设备和监测预警平台,如同一张“大网”24小时运行着,让地质二大队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如虎添翼,效率更高。

“嘀嘀嘀。”今年3月17日15时59分,鹤峰县中营镇茶园村7组一处地灾隐患点监测设备发出警报声。画面显示,该地出现了水平位移、变形的情况,监测设备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发出了橙色预警信息,鹤峰县有关部门和地质二大队驻守协管技术人员迅疾赶赴现场。经现场勘查,因持续降雨,河水对滑坡前缘土体持续冲刷,滑坡稳定性较差,发生大规模滑坡的可能性较大,现场人员遂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监测,103户395人避免了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

目前,该队已在恩施州多个县市地灾隐患地共设立了493个监测点,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做到随时观测、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全方位保障 织密筑牢防护网

“此次滑坡的成功应对,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案例。”2020年6月29日,巴东县水布垭镇麻石坪村4组发生124万立方米山体滑坡,专家如此点评。该滑坡体本不属于地灾监测点,但村民的预警意识极强,第一时间报告,村干部果断带领群众撤离,又设置隔离区及警示牌提醒,133人安然无恙。

同样被誉为应对滑坡经典案例的,还有恩施市屯堡乡马者大滑坡,地质灾害点监测员陈光明发现村里裂缝后,及时上报,当地紧急撤离了8000多人,实现零伤亡。

一次次成功的地灾紧急避险案例,离不开地质二大队、自然资源部门等推进的从州、市县、乡镇到村的“四位一体”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大大提升了群众地灾防灾减灾能力。

“密织地灾防护网,我们将加强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培训和地灾应急演练,让每一名群众成为地灾的‘吹哨人’,同时提高地质队伍的地灾应急水平。”杨波涌介绍,每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地质二大队都会联合自然资源部门举办宣传活动,从识、避、防多个角度为广大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供专项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范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以来,地质二大队共进行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应急演练38次,多次受邀参加地灾防治视频会,分析地灾防治政策与形势,成功预警了恩施州多处地质灾害。地质二大队还发挥技术优势,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应急及事后处理提供全方位的地质技术支撑服务。在恩施市屯堡乡马者大滑坡中,该队除进行事前监测预警外,事中,还进行详细调查和应急监测,为指挥部提供监测预警信息,为推测滑坡的发育变化提供资料和预案;事后,还在沙子坝建立了多个灾害监测点,做好常态化检查,保障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协管驻守工作,加强平台监测预警,进一步发挥好地质灾害防范技术优势,做好巡查排查、应急救援等技术支撑,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队党委书记、队长杨波涌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