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曾佳乐
通讯员 高翔
“幸得贵校楼俊辰同学挺身而出,凭借其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及时协助我们与外籍旅客有效沟通,确保了旅客得到妥善照顾,并顺利交站下车……”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收到一封来自普速甬广车队四组的感谢信。感谢信揭开了一段两个月前的故事,记录了该校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生楼俊辰在列车上,化身“翻译官”,协助乘务人员救治外籍旅客的暖心事迹。
楼俊辰
深夜列车急寻“翻译官”
他中英文切换,救助外籍旅客
“有没有英语口语比较好的乘客”“急寻英语口语较好的乘客”“紧急寻求帮助”……1月16日22点,在广州开往宁波的K210次列车上,第12车厢列车长的一声高呼引起了楼俊辰的注意。当时他刚结束在广州的博士考试,踏上这趟回家的列车。听到呼叫后,楼俊辰立即起身,循着声源处快步赶去。
车次信息
走到现场,楼俊辰看到一位外籍游客正仰面摔倒在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救治工作。该旅客在从上卧下床前往厕所的过程中不慎跌落,导致行动不便。由于在场工作人员均无无障碍沟通翻译能力,情况一度十分紧急。“我会英语,我来!”楼俊辰当即和列车工作人员自荐。随后他一边用英语和外籍游客进行沟通,一边用中文进行翻译,协助双方沟通。“我查阅了她的护照,交流中得知,他们一行三人,从尼日利亚来,前往义乌经商。”楼俊辰回忆。交流中,楼俊辰一边用流利的英语安抚外籍旅客,一边与该旅客的妹妹交流,了解三人情况。
在了解游客基本情况后,楼俊辰又和列车长童厚强以及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翻译救治方案。“在列车上要实施基础救治,我需要帮助医生了解这位旅客的受伤情况以及她的感受,与此同时也要将医生即将实施的救治方式告知她。”在这一轮的沟通中,“鼻梁骨折”“压迫止血”等医用词汇的表述上,楼俊辰选择配合手势动作进行描述,同步完成伤情评估、急救处置、医疗信息转译三重任务。
大约30分钟后,列车紧急停靠在江西赣州站,外籍旅客经急救车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医治。“看着旅客下车,我也是松了一口气。当时没想太多,就想着救人。”楼俊辰说。
感谢信中盛赞了楼俊辰的举动,他的善举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德,也为我们列车组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感谢信
外出常随身携带急救包
学校张贴感谢信,号召师生学习
“今天看到他救人的消息,我们都为他骄傲。师兄平常就很热心,喜欢助人。”华科大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庆楠说。她还告诉记者,楼俊辰外出时经常随身携带急救包,还常和大家分享急救知识。
楼俊辰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中有止血带、碘伏、酒精等一些基本处理外伤的药品。“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急救物品,我自己本身十分喜欢户外运动,在很多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楼俊辰说。
楼俊辰户外活动
他曾两次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救人技能。“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帮助别人,也很鼓励我去做志愿活动。”楼俊辰说。求学期间,他参加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前往医院协助病患导诊,在地铁服务站为乘客提供服务等。
“我喜欢帮助人,始终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小事,收到感谢信既有些意外,也很感动,但更多的是倍受鼓舞。这次经历也让我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楼俊辰说。学习中他经常阅读英语文献。“我基本上每天看10页左右的外文文献,也会背诵单词。平常还经常和学校的国际留学生一起踢球,用英语交流。”楼俊辰说。
楼俊辰和同学交流
楼俊辰的学弟、华科大哲学学院学生覃辉告诉记者,楼俊辰不仅会德语、英语,还会古希腊语。“师兄平常经常会给我们外语学习提一些建议,他一直很热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覃辉说。
楼俊辰
在哲学学院大楼,这封送来的感谢信被张贴在通知栏,师生纷纷为他点赞。“在我看来,这就是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典范。双脚勇敢踏上求真向善的爱智之路,探索途中同样能在社会上展示普通人能看到的有用之光,无用之大用,大用之善,透过车窗,智慧光芒缓缓地照进来。应列车长倡议,广而告之,实名表扬。”华科大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