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何茜
高考临近,化学学科怎样冲刺备考?近日,武汉市202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研考试化学质量分析会在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举行。会议聚焦数据精准诊断与备考策略优化,通过课例研讨、专题报告与经验分享,为化学学科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吴明好、各区教研专家及全市高三化学教师近300人参会,共探科学备考新路径。
洪山高级中学校长马为民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该校“以实验促思维、以创新育素养”的化学教学特色。他认为,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备考需“立足教材、深挖实验、强化合作”,呼吁各校以数据驱动教学改革,以开放姿态共建区域教研生态,助力学生高阶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
随后,洪山高中李典老师呈献了一节精彩的二轮复习实验探究课——《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探究》。课堂以教材中的警示语“不可近距离俯视坩埚”为真实情境导入,借力AI大模型DeepSeek改进并设计实验装置,根据特殊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与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通过文献支撑与实验支撑,在“假设—验证—结论”的探究链条中深化证据推理与模型构建能力。李典老师创新融合AI技术与实验探究,展现了“以实验重构知识网络”的二轮复习新模式,获得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江薇对研讨课进行专业点评。她指出,本节课以“真问题、真探究、真反思”为主线,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机械训练模式,通过实验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落地的典范案例。同时建议进一步挖掘教材实验的拓展价值,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妙用人工智能将跨模块知识串联,构建更具深度的复习体系。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李鼎老师主讲《高三二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基于全市调考数据,他剖析了学生知识薄弱点与能力短板:工业流程题中“反应条件控制分析”、原理综合题中“多平衡体系计算”得分率偏低,暴露出学生模型认知与信息整合能力不足。针对问题,他提出“三阶”备考策略——基础阶强化教材回归、提升阶设计“情境-问题链”专题、冲刺阶聚焦规范答题,为各校优化复习计划提供参考。
洪山高中胡凤娥老师围绕“精准定位·高效攻坚——二轮专题复习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分享。她结合本校实践,提出“一体两翼三支撑”策略:“一体”以核心素养提升为主体,“两翼”为实验探究与真题研析,“三支撑”包括分层训练体系、跨校协作机制及个性化辅导方案。胡老师特别强调“用教材实验及高考真题激活复习课堂”,现场展示了该校开发的“含氮有机物综合”“配合物与超分子”等主题式微专题资源,引发与会教师共鸣。
武昌区化学教研员颜克华在主持中充分肯定洪山区教科院对本次活动的充分准备及洪山高中的教研风采。进入会场时看到的展板,既有教师研学仿2024年湖北卷原创命题,分享原创作品思路的教师专业技能成长,又有学生实践校本《化学∙文化∙美学的融合之旅——漆扇》,运用国家级非遗漆染技艺染制漆扇的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武汉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吴明好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会议成果,并针对下一阶段备考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耕课标,强化“物质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规律”等大概念教学;二是技术赋能利用虚拟实验、AI题库等工具提升复习精准度;三是协同攻坚,建立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他呼吁全体教师以“工匠精神”打磨课堂,以“创新胆识”突破瓶颈,助力武汉化学教育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