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幼儿园免费上?记者求证:普及普惠≠免费教育

潮新闻 2025-02-27 08:54:2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全国共301个,其中宁波占六:海曙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慈溪市、象山县。

与此同时,这份名单也在近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这就是“免费教育试点”,还有部分网友将其作为“幼儿园免费”官方文件,激动地表示“省下上万元”,也有家长对“孩子年龄错过”表示遗憾。

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记者求证后发现,此系误读,入选普及普惠县(市、区),并不等于“免费教育”。

教育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幼儿园办学中存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其中,衡量幼儿园普及普惠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和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园、落实省定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办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而《学前教育法》旨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发展目标是“普及普惠”,并非“免费教育”。

“普及普惠”的内涵是指: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也就是说,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是政府、社会、家庭成本共担的社会公益服务。

“普及”指的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需达到一定标准,让更多孩子有园可上;“普惠”则突出公益性质,重点在于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并非完全免费。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相关部门表示,《学前教育法》虽提及“有条件地区可推进免费教育”,但全国范围尚无统一时间表。未来是否实施幼儿园免费教育?一切以官方文件为准。

责任编辑:胡秀文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