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长春市中小学2025年春季新学期钟声敲响

央广网 2025-02-25 20:47:21

央广网长春2月25日消息(记者刘雨晴)24日,长春市中小学2025年春季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沉寂良久的校园迎来了充满朝气的学生,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新的希望与活力。

长春市各中小学推出多彩“第一课”,用缤纷活动为同学们带来启迪与收获。

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多彩非遗入校园

为让孩子们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开展了充满别样韵味的“非遗”进课堂活动。在学校报告厅,家长志愿者张竞慧通过讲解和现场展示的方式,带领学生们走近“非遗”,并体验了非遗项目。其中,现场制作“糖人儿”环节收获了众多同学们的喜爱,他们争相上台体验。

学生们现场体验做糖人(央广网发郭明彤摄)

“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讲堂上介绍的太极、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非常喜欢,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一一探索这些非遗文化,将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陈欣瑞同学说。

现场展出的多件采用非遗技艺制作的作品(央广网发郭明彤摄)

新学期,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以“非遗破壁,点亮校园开学新视界”为主题,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解非遗文化的平台,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们在学习书法(央广网发郭明彤摄)

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德育副校长王恩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二朝阳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责无旁贷,从娃娃抓起,做好宣传,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也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绿园区实验学校:多彩活动启新程

绿园区实验学校以“启航新学期筑梦新时代”为总主题,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主题丰富的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在新学期第一场逃生演练中,老师们巧妙地将遇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不能接触电源等危险场景融入剧情,让同学们深刻牢记。“我们希望同学们首先学会自救,并且把这些安全知识科普宣传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和社会一起增强安全意识。”三年七班班主任于海英说。

学生们写下新学期的目标(央广网发蔡琳摄)

在七年三班的课堂上,同学们畅谈理想,并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现在是一个勇者用智慧和信念打破命运枷锁的时代,所以我们认为开学第一课传递给同学们一个信号就是我们现在应该蕴含着突破极限、打破自我,挑战不可能的一种精神。”七年三班班主任马元媛说。

据悉,为上好开学第一课,长春市绿园区实验学校在全校2800多名师生中开展了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以及孝亲教育等主题多样的课程。

解放大路小学:科技潮范儿十足

在解放大路小学,校门口机器人与同学们互动,腾空而起的大型无人机悬挂着鲜艳的条幅,科技范儿和新学期的热烈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

学生们与校门口的机器人合影(央广网发朝阳区教育局供图)

新学期的第一天,班主任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开学盲盒,把健康、安全、学习、责任等内容都融入新学期的盲盒中。在师生交流分享中,这些锦囊妙计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明确了新学期的目标,让努力的种子在心中生根。

在开学典礼上,解放大路小学校对寒假中每天坚持读书练字、进行体育锻炼,或是参加家务劳动或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品为“校园币”。“校园币评价体系是解放大路小学特有的评价体系,受到中宣部推广。今年寒假当中我们拓宽了评价渠道,将评价体系外延至家庭、社区和社会。让家长和社区也参与到学生评价中,让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和多元化。”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德育副校长吴瑕说。

学校为各班级赠送“种子福袋”(央广网发朝阳区教育局供图)

据悉,学校还为各班级赠送了装着饱满种子的“种子福袋”,寓意新学期蓬勃生长,期望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收获硕果,用劳动谱写新学期最美的赞歌。

责任编辑:刘明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