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摄影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陈常悦
实习生 饶立志
12月17日上午9时10分,下课铃声一响,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下文简称“光谷五小”)喧腾了——大小操场、11处地面格子、各间教室,都成了游乐场。
二(8)班学生程思颖下到一楼,去智能游戏机那玩“一二三木头人”。“现在下课有15分钟,够用。”她说。三(1)班学生张芷陌也跑下楼在小操场打滚,他得意地说:“你看,我很会滚直线!”
在有着40年历史、现有4300余名学生的光谷五小,“课间15分钟”已实行10天,它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欢迎。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支持这个“小调整”的,是全校师生的智慧,他们自己也是它的设计师。
智慧抠出6个“5分钟”
“课间15分钟”首先改变的是在校时间安排。光谷五小没有改变上学时间、放学时间、课堂时长,而是从大课间、午餐、午休、课后服务时段抠出了6个“5分钟”。
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课间延长版)》上清晰显示,上午有四节课,三个课间中有两个15分钟的课间,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大课间,下午有四节课(最后两节为课后服务),课间全部为15分钟。
光谷五小课程管理中心主任、“课间15分钟”首席执行官陶小平介绍,有增加的“5分钟”,就有挤掉的时间水分,“把大课间的运动强度提起来,加入跑操等,30分钟能完成以前35分钟的运动量;原来45分钟的午餐时段,在提升分餐速度后能省出5分钟,孩子们吃完饭后还是可以玩很久;午休现在是25分钟,比从前少5分钟,这个时长可以确保学生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又能避免他们进入深度睡眠后醒来不适;课后服务(二)做作业辅导,从55分钟减为40分钟,学生仍普遍能完成大部分作业。”
陶小平说,不动课堂40分钟,是因为语数外等学科的课堂容量较大,也是为了更稳妥地推进课间改革。
交通规则进“地面格子”
为了“课间15分钟”,光谷五小在地面上画出了11个格子——成语格子、交通规则格子、数学格子、二十四节气格子、琴键格子……主打一个寓教于乐。
格子的位置有讲究。它们几乎都在楼间屋后的走道上,边角旮旯因此“变废为宝”;格子还遵循就近原则,最简单的格子挨着一年级,最难的成语格子离六年级近。有些格子有特别的教育味儿,像跳交通规则格子的学生便会牢牢记住,“随意横穿马路”会“退四格”,答“儿童乘坐出租车坐前排”得受“停一次”惩罚。
“地面游戏好处多多!”光谷五小党总支书记刘敏说,画格子便宜、方便,对场地要求极低,互动性强,能发挥创意,还几乎没有安全隐患,且省了管理器材的麻烦,老师照看起来更轻松,“11个游戏里,只有‘扔沙包’需要我们准备沙包,其他的,孩子们就用‘石头剪刀布’代替骰子。”
学校体育老师们另外创编的18个体育游戏也力求轻便,相关游戏点位设置在大操场上,收放简单。与此同时,学校大力鼓励学生自带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轻便体育活动器材来校。
目前,在光谷五小,15分钟课间时间到处都有游戏点,但学校并未就此满足,而是面向全校学生征集起了课间游戏活动。“征集表上要写清楚游戏的类别、名称、准备事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我们已收到了150多份,还有人画详细漫画教程,什么‘小火车过山洞’‘数字抱团’‘气象预报’‘小猫钓鱼’,我们听都没听过,很令人惊喜!等收齐后我们要做游戏票选,保证课间总有新游戏投放,总能激发孩子兴趣。”光谷五小课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晓霞说。
高层班级办“游戏市集”
15分钟的课间,低层班级的学生一般可以尽情到地面的30个游戏点玩耍;高层班级的学生没有上下楼的便利,他们可以怎么活动?
“这确实是一个难点。我校校舍建得早,走廊也不宽,不适合在上面开展大规模户外活动,所以我们只在走廊上设摸高点,把课间活动主战场放在教室里。”光谷五小校长付珍妮说。
师生一起努力,在课间办起了“游戏市集”。12月17日11:20,课间时分,五(14)班里桌椅重排,四人一组各有游戏可玩。学生张睿宸、姚梓骁等人玩的鲁班锁积木,他们说:“我们小组都喜欢鲁班锁。”而他们的同学们,有的拼乐高,有的打成语花牌,有的玩起飞棋,还有的翻花绳。值守老师陈佳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这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好玩多了!”
几乎每个高层班级都这么热闹。“我们现在评了文明班级都能得游戏奖品,一次能得20套。”在五(13)班,学生严于宽、曾琢然一边激烈对阵起飞棋,一边互相提醒:“弹低点,打着人就不‘文明班级’了!”
“我们每周评一次‘文明班级’,全校81个班中有30%到40%能评上,孩子们很喜欢游戏工具奖品,创建文明班级都更起劲了。现在我们买奖品都直接找厂家批发新颖又便宜的。”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刘洋说,玩好室内活动需要动更多脑筋,学校将继续从老师、学生、家长中集智,让高层班级的“课间15分钟”更有含金量。
“玩好”不只带来“学好”
对“课间15分钟”,光谷五小的孩子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喜欢的理由”。
从二楼跑到楼下打滚的张芷陌说:“我算过,把上下楼和来回跑的时间去掉,我能玩十几分钟,能玩到出汗!”
四(6)班的张歆然和韩艺萱说:“上厕所可以散步去了,有更多和朋友聊天的时间了。”
三(1)班的臧禹锡和陈芷萱说:“我们扔沙包扔得最远,还有同学来取经。”五(4)班的曾怡然和陈梓豪说:“我们每个课间都去抢乒乓球台,认识了很多球友!”
“孩子们提到了快乐、从容、友谊、互相学习,老师们的发现更多:学生们眼里有光了,更爱笑了,上课时更‘静’了,学习效率提升了。玩好更能学好,这种正反馈对老师们是很大的鼓励,大家更自觉去做课间活动的指导者、督促者和安全员了。”陶小平说,老师们的收获还不止于此,体育老师们从创编课间体育游戏活动中获得灵感,正准备申报课题;在地小人多的老校大校扎实推进“课间15分钟”的经验,还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
“课间与课堂、休息与学习,应形成一张一弛的配合,让孩子们‘身出汗,眼有光’。”刘敏说,课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看上去是件小事,却有重大意义,“这正是我们将‘课间15分钟’作为本学期教改主题,认真筹备两个月,出台《推行“课间活动15分钟”实施方案》《“课间活动15分钟”安全应急预案》等制度,发动全校师生、家长深度参与,使之切实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