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胡莉
毛毛虫扫地机、磁悬浮列车雏形、牛顿摆、潜望镜、投影仪……你能想象,这些科技作品都是出自小学生之手吗?
为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响应科技创新的时代要求,近日,武汉市蔡甸区第六小学组织了“科技发明小创造”的德育实践活动,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众多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家务占据了人们不少休闲、娱乐时间,科技创造恰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双手。402班邹凌薇同学结合生活中对扫地机器人的观察,利用纸板、轮轴、电池、风扇叶等简单材料,模仿、创造出“毛毛虫扫地机”。
一堆废瓶盖、旧筷子、橡皮筋……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在102班代颜宁同学的巧手下化身为有趣的摩天轮。
理论是指导生活实践的重要依据,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是重要的磁场原理。这项原理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看看305班邓璟松同学的磁悬浮列车雏形吧。
几颗玻璃珠、几根木筷、棉线,在201班高宇翔同学的巧手下变成了著名的牛顿摆学具。
热胀冷缩是常见的生活物理现象,空气加热膨胀后会发现什么呢?406班文泓正同学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利用热空气上升带动叶片转动的原理。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运用了视觉暂留原理。热爱阅读的106班肖梦瑶同学,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制作了微型毛毛虫电视剧。
光线折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扩大人们的视野范围,503班王智欣同学制作的潜望镜可以让人们看到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
几块简单的小木板、几张透明塑料片,在503班肖梓玥的巧手下变成了精巧的投影仪;砸中牛顿的苹果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406班朱紫阳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知识积累,参照前辈的创想,通过几根棉线、些许纸板、胶带设计出了独特的悬浮桥。
蔡甸六小相关负责人表示,观察、借鉴是创造的源泉,相信会观察、爱思考的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创造出更多精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