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张福锁院士:大理古生村开讲“行走的思政课”

科技日报 2023-04-12 21:13:48

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通讯员李莉

4月12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农业大学分课堂“农民院士大讲堂”在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在洱海之滨开讲。

云南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大理州委组织部、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州教育体育局相关领导出席,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理部分中小学师生,驻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在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省内各涉农院校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聆听了本次思政课。

科技的进步让绿色发展成为可能。作为科技小院的创始者,张福锁院士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团队成员把课堂和实验室搬进乡村农田,俯首乡土,扎根洱海流域开展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和探索农业绿色高值发展的实践经历,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业科学家求真笃行、敬农致用的初心和使命,模范践行了心系农业、心系教育的家国情怀。

云南农业大学常驻古生村科技小院开展工作的陈丽红副教授讲述了自己参与张福锁院士团队开展水稻控灌减排与农田调蓄试验研究的亲身经历,鼓励更多教育科技工作者以张福锁院士为榜样,把科技报国基因代代相传,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郝家璇分享了自己跟随院士投身洱海治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实际行动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书写奋斗的青春故事。

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世波表示,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及其科技小院在洱海保护、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张福锁院士心系“三农”,把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出了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大文章,希望大家见贤思齐,以榜样的精神力量砥砺前行。他强调,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中小学校统筹谋划、共同参与、一道推进。各校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深入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打造更多的“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的分课堂,形成思政工作整体合力,全面推动思政教育往深处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农业大学分课堂“农民院士大讲堂”,一直坚持以大讲堂为牵引,在思政教育路径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做好“大思政课”这篇大文章。此次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就是旨在探索一体化思政教育新模式,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破局,将“教室小课堂”与“现实大课堂”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中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现场师生表示,这样的思政课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大家应学习榜样,担当作为,守护好绿水青山,建设好美丽乡村。

(图片由云南农业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李伟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