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慧雯
市民郑女士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她告诉齐鲁壹点记者,2022年12月份,她报名参加了Keep主办的“恋·奔赴”线上跑活动,因为疫情及个人原因没有及时参加比赛,既没有收到奖牌也没有收到活动49元的退款。
郑女士致电Keep客服,对方以3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并拒绝退款,理由是在活动声明了标注到“活动结束或已经完赛,不支持申请退款”。
郑女士告诉记者,活动报名界面确实有“未完赛不发放完赛奖品”小字,但是文字充满歧义,“让人误以为是活动没有结束所以统一不发货。而且以往消费者报名参赛,即使没有完赛,很多人在比赛结束后都会收到Keep的奖牌。”
此外,郑女士事后发现,Keep不退款的条例是隐藏在诸多文字当中,并未进行显著提示,付款的时候根本没有及时发现。
图源:郑女士订单截图
“订单上显示的字样就是“李泽言奖牌”而非“活动报名费”,未参加比赛不发奖牌可以接受,但凭什么不退款?”郑女士气愤地表示:“作为商家,设定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通过玩文字游戏,将该条款隐藏在大量文字中误导消费者消费,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平台累计投诉近2万条
致电客服坚持不退费
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郑女士所参加的这场Keep挑战赛,在活动最下方右下角有一个“常见问题”按钮,消费者需要点进去才能在一大段的文字中看到——“如果活动结束或已经完赛,则不支持申请退还报名费”规则提示。
图源:郑女士所参加的活动界面截图
记者又查看了Keep正在开展的1月线上跑活动界面,大部分活动的这项规则都是放置于“常见问题”当中。客观来看,对于不清楚规则的消费者,比较容易忽略这条规则。
其实,郑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Keep的投诉累计近2万条,在近一个月的投诉中,有关“未完赛不发奖牌不退款”的投诉居高不下。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记者梳理了下,引发消费者不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消费者享受过Keep“未完赛也有奖牌”的先例,后面修改了规则但“未完赛不退费”未进行显著告知,容易误导先前参与的消费者们;第二,消费者付款的订单名称是奖牌,未完赛奖牌不发货也不退钱,很不合理。
记者随后致电Keep官方客服,针对消费者提出的疑问进行求证。Keep客服表示,活动页面确实写明了活动规则(未完赛不发奖牌不退款),以往确实也有过“未完成比赛也发奖牌”的情况,每个活动的规则都不一样。
针对消费者提出“不退款字样未进行显著提示”及“实际订单名称为奖品,未参与比赛不退费”的质疑,客服表示会遵循规则不进行退费,但会将这一情况进行向上反馈,如消费者要求补偿,客服专员将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特殊申请。
律师意见:
商家应对“未完赛不退款”尽显著提示责任
对于郑女士等消费者们的维权问题,北京浩天(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进告诉记者,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此外,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其内容则无效。
李进表示,选手报名参加的为线上赛,订单内容显示为奖牌,与Keep公司形成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作为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Keep公司对这种“未完赛不退款”的例外情形应当进行特别提示和说明。如果只在内容复杂繁多的条款中进行规定,不足以起到提示的作用,keep公司作为预定服务的提供者应当承担责任,对未完赛的选手进行退费。
2022年两次冲击港交所
连续三年持续亏损未盈利
据公开资料显示,Keep关联公司北京卡路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彭唯。KeepApp于2015年2月4日上线,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在2022年连续两次冲击港交所。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上半年,其平台平均月活用户由2970万增长至3770万;2019年至2021年,Keep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7.35亿、22.44亿、29.08亿元。换句话说,虽然平台月活不断攀升、会员渗透率逐年上涨,Keep始终没能实现盈利。
截止发稿前,记者了解到郑女士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满意解决,齐鲁壹点将进行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