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10日,
也是恢复高考45周年的重要时刻。
45年前的12月10日,
570多万从农村、工厂、部队
走来的年轻人,
意气风发奔向考场。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现在的很多人,
对1977年的“平地一声春雷”
没有印象,
但对经历过那个
重大历史场景的人来说,
那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
很多老一辈的人回忆过去,
时常动情地感叹:
“如果没有高考,
我恐怕还在……”
1977年高考录取新生27.8万人。1978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610万人报考,录取新生40.2万人。
从1977年10月出台恢复高考的决策到197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大高校录取了68万名大学新生。
1979年,清华大学77级学生在上课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为了打开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校,按照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到这些地区和行业工作。同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一幅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
这道题的出现,给当时习惯了根据一段材料或一个命题开始写作的考生们来了个措手不及。
作文题《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区农村青年王端良高考落榜后,一边务农、一边抽空自学。1985年他获得自学考试大专文凭。被该市胡锡古中学聘为英语教师。这是在一次考试后他为学生解题。 来源:新华社
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标志着标准化考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标准化考试派生了标准化答案,后来就用上了阅卷机器。
类似这样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阅卷现场,慢慢地就看不到了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外,理科不再考政治。
1994年,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10组移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以651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乡亲们纷纷来到他家祝贺 来源:新华社
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这一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门。
上世纪90年代的准考证 来源:新华社
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 标志着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完成,北京、上海、安徽进行了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0年1月19日,北京和安徽两地春季高考开考。大约3.6万名两地考生参加了此次高考。图为考生在北京市第六十二中学考场参加考试。来源:新华社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
以炒股为生的黄顺锋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还有机会参加高考。他同众多大龄考生一样,成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来源:新华社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日、8日、9日。同年,高校自主招生启动。“怪才”、“偏才”有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
2003年6月7日,在北京第十五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等待进入考场。这一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来源:新华社
2004年,湖北开始高考语数英自主命题,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仍继续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此前全国仅有上海、北京两市自行组织高考命题,与湖北一同获准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命制工作的还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此举也是适应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004年6月6日下午,湖北省襄樊市的两名高考考生在去考点熟悉考场的路上谈笑风生。来源:新华社
从2007年秋季起,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之后推行范围陆续扩大。
2007年,免费师范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这也意味着“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 来源:中国日报网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12月31日之前出台异地高考的办法。
2012年2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在汉举行自主招生选拔考试 来源:楚天都市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新高考改革逐步启动。作为试点区域,上海和浙江率先出台改革方案。
2013年6月7日,湖北高考首日,东湖中学考点考生兴奋走出考场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4年6月2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楚天都市报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2014高考咨询会正在举行,华科大和武大吸引了众多考生和家长。 来源:楚天都市报
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6年武汉市第十五中学考点门口,考生轻松走出考场 来源:楚天都市报
试点高考改革新方案的浙江、上海两地迎来高考。全新的“3+3”模式,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市,也大多采用这一模式,该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
武汉社会各界护高考,考生们轻松进考场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0年7月7日,武汉市近6万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与往年不同的是,当年的高考不仅还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的笼罩下,而且还遇上了大到暴雨的恶劣天气。所幸的是,当年的高考总算在平稳中度过。
考生们历经风雨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1年6月7日,湖北考生首次迎来“新高考”,采取“3+1+2”方案。“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武汉市洪山区洪山高中考点,看考场的考生,有不少是单独前往,考生表情淡定。2021年高考武汉市所有考点,考生进场要通过防疫自动测温通道。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比2021年增加115万。
2022年6月9日下午6时15分,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兴高采烈地走出武昌东湖中学考点。 来源:楚天都市报
高考制度的恢复,
开启了梦想的时代,
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虽然,一张张考卷
早已不是决定
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
也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
但是它依然寄托着
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
寄托着国家和民族
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