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厂房效果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谢慧敏、通讯员孙亚云、高玲玲)11月22日,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启动。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引入目前国内最大吨位的16000T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机,一期建设两条万吨级压铸产线,以前沿的制造技术助力我省汽车产业向“新”向“智”。
所谓一体化压铸,是指通过超大型压铸机,将多个单独、分散的零部件高度集成,压铸一次成型为几个大型铝铸件。相比传统多个零部件先冲压再焊接或铆接组合的技术,一体化压铸具备流程简便、生产效率高、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车身抗冲击能力。
2020年,特斯拉首次在ModelY后地板上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其加州工厂采用6000吨级的压铸机,让ModelY后地板的零件减少了79个,焊点由七八百个减少到50个,相同部件的生产时间由至少2小时缩短到八九十秒。特斯拉因此走出产能地狱。在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下,小米、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主流车企纷纷跟进,竞相采用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机。以小米为例,采用9100吨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用于小米SU7后地板生产,实现了零件72合一、焊点减少840个,减重17%,生产工时减少45%。
16000T大型压铸设备预计效果图。
据悉,此次开工的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建设项目,占地4.4万平方米,采用先进的“厂中厂”建设模式,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高效制造基地。项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将建设6条超大型压铸产线,其中一期在云峰工厂建设两条产线,分别为10000吨、16000吨,生产轿车、SUV、MPV等多种新能源车型的一体化前舱、后地板、电池托盘等。
“两条万吨级压铸产线中,16000吨是目前国内吨位最大的超大型压铸机,东风汽车由此成为首个引进国内最大吨位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整车厂。”东风科技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吴晓飞说。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已联合开发出一体化压铸样件,有效提升了车辆的轻量化水平和刚度,实现了汽车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和制造。为推进这一技术的快速应用与产业化,东风汽车现场宣布,将用3年时间,组织10个联合体单位开展技术攻关、中试平台搭载验证、量产车型搭载应用,将一体化压铸的技术规格、关键技术自主化率、国产化率提升到新高度,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集成设计、轻量化、NVH(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提升、材料循环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东风汽车加快构建“1+N”新能源研发体系,通过全球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增强研发能力。除一体化压铸技术外,东风汽车还将聚焦高效混合动力、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电子架构、智能底盘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力求在核心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抢占未来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