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湖北的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有哪些新变化?3月13日下午,湖北省商标品牌保护与服务业监管研讨交流活动举行。活动上,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湖北省商标监测分析报告(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湖北省商标申请、新增商标注册量、有效商标数量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及有效数量稳居全国前列,保持稳定。
湖北商标发展态势强劲
会上,武汉市知识产权服务协会会长文豪向与会嘉宾公布2024年湖北省商标发展情况。文豪介绍,2024年,湖北省全年商标申请量达到202763件,同比增长0.2%;商标注册量为139208件,同比增长22.4%。截至2024年12月,全省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1178761件,同比增长10.75%。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武汉共申请商标申请量87789件、注册量58426件和有效注册量557995件,均位居全省首位,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力与品牌建设能力。荆州和宜昌在各项数据排名中也较为靠前。而随州在商标申请量和有效商标注册量的同比增速上表现突出,分别达到28.48%和19.8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湖北商标在海外申请占比上有何变化?在国内与海外申请占比上,湖北省商标国内申请量占全国的2.99%,海外申请量占全国的3%,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商标出海方面,九州通、马应龙、明德生物等企业各有布局。商标注册量方面,湖北国内注册量占全国的3%,海外注册量占全国的2.96%,注册成功率较高,但海外市场布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优势和地理标志亮点突出
宣恩香肠、五峰天麻、郧县油橄榄、鹤峰箬叶、郧县香菇……2024年,全省新增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截至年底,全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到537件,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5件。
文豪说,例如秭归脐橙、恩施玉露等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还提升了品牌价值,部分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未来,湖北省将推动地理标志商标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商标类别方面,湖北省的商标申请和注册类别与全国趋势大体一致,同时,在一些特定类别上优势明显。如30类(米面类)、29类(肉油类)、5类(医药类)、25类(服装类)等商品类别,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相对较大。这不仅凸显了湖北在农业、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也表明湖北在推动农业现代化、食品工业品牌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而在品牌建设方面,湖北省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湖北省共有8个品牌入选中国品牌500强,涵盖汽车、能源、食品饮料、电子、建材、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东风集团和三峡集团位居榜单前150名,显示出较强的品牌实力。
品牌保护形势还需增加力度
尽管湖北品牌建设因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性,但湖北省商标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商标面临侵权和假冒问题,品牌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部分商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品牌推广和营销能力不足。尽管湖北省海外商标申请量占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对值仍然较低,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海外商标布局对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湖北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应对以上问题,未来在品牌保护工作上,要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权和假冒行为。同时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推动商标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此外,在品牌保护工作时还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促进商标资源较少地区的发展,加强国际化布局,鼓励企业“走出去”,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如此,在做品牌保护工作时还需推动科技创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商标的溯源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随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绍斌讲话。他强调要推进商标品牌提质增效,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湖北品牌。其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应主动提供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动能跃升,通过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商标注册、维权援助、品牌推广等服务资源。最后,要加强交流合作,共建行业治理生态闭环,通过商标代理机构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