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云南南华县雨露乡:农文旅融出百业兴旺

央广网 2024-12-09 16:50:51

央广网楚雄12月9日消息(记者赵贝贝)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雨露乡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牢牢锚定“生态立乡、文旅兴乡”的总目标,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走进白家小院,热气腾腾的柴火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被一“扫”而空。这家坐落在南华县雨露乡花树大村的农家小院,2024年8月摇身一变成了民宿。老板娘杨晓丽算了一笔账,“外出打工一年,照顾不到家里不算,吃吃喝喝一年下来也就能存1万多元钱,但开民宿不一样,房子是自己的,工作就在家里,仅8月到12月,就净挣了7万多元。”杨晓丽说道。

农文旅融合,“融”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兴”的是文化、生态和产业。南华县雨露白族乡正是抓住了这一重点,坚持文旅结合引流,找准“节庆引流密码”,深度挖掘节庆文化内涵,举办了正月初八灯会、中华民族一家亲·雨露白族乡白族火把节、“菌窝子”开山仪式、摸鱼狂欢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充分释放“节庆经济”新活力。风华雨露景区2024年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32.58%,累计接待游客人数约25万人次,全乡实现旅游收入265万元。正月初八灯会当日涌入游客5万多人次,创历史新高,辖区内酒店、民宿接客量近2万人次,较2023年翻了一番。

和杨小丽有一样想法的还有洒披武村委会的李从富,2024年他辞去了外省务工的工作回到老家洒披武村委会。整个夏天雨季,他就干一个职业,给进入洒披武村委会“菌窝子”找菌子的游客作向导。凭借着从小上山捡菌的经验和这几年雨露乡党委政府不计其数的野生菌科普,李从富已经能辨认出一百多种以上的野生菌了,一个季节下来,他就依靠当向导挣了2万元,被村里人戏称为“导菌人”。2024年雨露乡积极探索菌旅结合,对风华雨露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建成全州最大的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沙生植物研学基地,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推出识菌、采菌、吃菌的“菌窝子”沉浸式寻菌之旅精品线路3条,带动雨露新增餐饮业3家、民宿2家,让景区群众成为带领游客入山找菌的新菌农。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乘着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好风,雨露乡与南华县绿耳蚁巢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以罗文村为试点探索经营盘活“一座山”模式,共同推出“想在雨露有个窝”的鸡枞窝认养旅游产品,产品上市后销售火爆,反响良好。目前鸡枞窝认养200窝,覆盖昆明、上海等多个地区,罗文鸡枞基地也成为“产、学、研”的首选之地,2024年罗文村集体经济也首次超过了30万元,彻底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无产业支撑的难题。

如今的雨露乡,在风华雨露AAA旅游景区头部效应下以“春赏菜花夏找菌、秋闻菊香冬摘果”为思路,全乡发展种植3200多亩油菜、500亩万寿菊,吸引游客打卡“花样雨露”3.6万余人次。依托脐橙、软籽石榴、杨梅等林果园,壮大果园采摘体验游,吸引冬春季游客1.2万余人次,南瓜、万寿菊、豌豆等农产品成为旅游市场“新贵”,2024年农产品在景区销量达180多万元,风华雨露也让农文旅融出乡村百业兴旺。

责任编辑:黄潘婷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