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视频剪辑 刘冬莉
盲盒手办、盲盒文具、盲盒化妆品……如今,各类盲盒已经席卷我们生活的多个领域。
那么,你听说过剩菜盲盒吗?剩菜盲盒并非是吃剩下的菜,而是商家将临过期的食物,以盲盒的形式低价售出,既环保又省钱,受到许多年轻人追捧。
剩菜盲盒走红社交平台
小红书上,一位博主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某烘焙店购买了2个剩菜盲盒,价格分别为10元和11.8元。其中,10元盲盒中有鲜花饼、葱香牛舌饼、蔓越莓司康。按照店家标注的价格,三样商品原价43元。“整整便宜了33元!虽然保质期就是今天,但它完全能吃。”视频中,该博主对着镜头拿出剩菜盲盒中的食物,一一向网友展示。
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有这些盲盒,我们之前亏了。”还有网友询问:“哪里可以买到这些剩菜盲盒?”
近年来,盲盒经济已渐渐成为一种潮流,而“剩菜盲盒”也因环保、省钱等优点,受到不少年轻人青睐。小红书上,不少博主发布了关于剩菜盲盒的笔记,包括各类剩菜盲盒的开箱测评等。不过,也有部分网友称,自己购买了剩菜盲盒后,发现部分食品口感不对,有的食材不新鲜,甚至还有网友称买到了已经过期的食品。
据了解,剩菜盲盒最先从国外兴起,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走红。一般来说,剩菜盲盒均为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方式。目前,国内经营“剩菜盲盒”的平台有惜食魔法袋、袋走PACK AGE、兜着走DZZ、米粒盲盒等。其中,惜食魔法袋已与长沙、成都、武汉、杭州、合肥等城市的线下门店有合作。
“剩菜盲盒”下单界面(网络截图)
专家提醒注意检查食品保质期
12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打开某剩菜盲盒小程序平台看到,里面的商家多以烘焙面包店为主,包括仟吉、皇冠等知名烘焙品牌,也有少数便利店入驻。大部分盲盒是11.9元一份,品种随机搭配,价值在26-28元。
中午1时许,记者下单后,页面提醒:取餐时间为19:30-21:00,如超时未取,订单将会失效,且无法退款。
当晚7时16分,手机收到取货提醒。晚上7时30分,该平台生成取货二维码。记者来到门店,将二维码出示并核销后,售货员便将事前打包好的一份盲盒递了过来,里面有一份南瓜吐司面包和一个法式香片。记者对比价格发现,南瓜吐司标价为24元,香片标价3.8元,总价格27.8元,相当于用不到5折的价格购得了上述产品。极目新闻记者留意到,该包装袋上并未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此,售货员解释称:“现烤面包都是当日现烤的,不会过夜。保质期除了吐司是3天外,其余都是2天。”
不仅是剩菜盲盒,很多临期食品因为价格“美丽”,深受消费者青睐,线下的实体超市和线上电商平台都做起了临期食品的生意。数据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18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350亿元,2025年将达到401亿元。剩菜盲盒的主要消费群体为22-40岁的年轻人,并且超过半数是住在一二线城市的中等收入人群。而在欧美国家,买剩菜盲盒的也以年轻人为主力军。
“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食物浪费,同时也要关注食品安全。”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向异之认为,部分临期食品如果保存条件不到位,可能存在提前变质的风险;另外,购买的剩菜盲盒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和喜好,也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他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剩菜盲盒时,检查一下食物的保质期,闻一闻食物是否有变质;另外,为保证食品安全,尽量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正规商家。
社交平台上博主们分享“剩菜盲盒”体验的视频(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