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武夷山启动

封面新闻 2025-04-22 19:15:37

4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启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出席活动并致辞。

启动现场

活动以深入挖掘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武夷山“双世遗”文化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可视化表达、故事化讲述、情感化渲染,将武夷山的无穷魅力、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蕴、茶文化的源远流长、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娓娓道来,全面展示文化强国建设的福建实践,生动诠释“何以中国”的时代命题。

活动现场,介绍起武夷山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武夷山市原市长张建光如数家珍,为“无与伦比的武夷山”骄傲——武夷山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总量是欧洲的6至7倍。

据了解,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风光之外,历经千年传承的文化遗产也备受瞩目,影响深远。

一杯功夫茶,香飘千万里;一座武夷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南平,有富民又强市的“金叶子”,有远销海内外的“一根小竹子”,闽山闽水,是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

“我平时在福州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但我也非常喜欢来武夷山,看春茶的长势,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农业科技在泥土里生根、在田野里绽放。”全国人大代表,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介绍说,南平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用科技的力量助农生产,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今的武夷山,全域推广绿色生态茶园,2024年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农民近半收入来自茶叶。

此外,活动上发布了福建考古成果、文化“两创”成果,生动展现八闽大地的文化根脉如何在新时代土壤中汲取养分、焕发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责任编辑:刘明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