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新春走基层·年味非遗丨慈利板板龙灯:从稻田舞向城市

红网 2025-02-06 17:24:50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蛇年新春的到来,湖湘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慈利板板龙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新春佳节中不可或缺的年味符号。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板板龙灯起源于湖南省慈利县,是一种集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是当地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板板龙灯逐渐演变为一种集娱乐、祈福、庆典于一体的民俗活动,成为慈利县乃至湖南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板板龙灯的表演形式独特,舞者手持由竹篾和彩纸制成的龙灯,伴随着锣鼓声和唢呐声,舞动出各种优美的姿态。龙灯的制作工艺精湛,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既展现了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也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板板龙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22年至2024年,板板龙灯多次参加省内外的文化活动和节庆表演,成为展示湖湘文化的重要窗口。2024年9月27日,板板龙灯基地获批成为张家界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基地,标志着板板龙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板板龙灯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5年新春之际,板板龙灯再次成为慈利县乡村文化旅游节的重要表演项目,为当地百姓和游客带来了浓浓的年味。板板龙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板板龙灯的表演,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够体会到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责任编辑:刘明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