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湖北越调大戏《百里丹渠》在襄阳首演

湖北日报 2024-10-21 20:22:11

湖北日报讯(记者赵峰、张源、通讯员李雯艳、周铁兵)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10月20日晚,由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简称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创作的湖北越调大型现代戏《百里丹渠》在襄阳剧院成功首演,以此纪念引丹灌溉工程(简称“丹渠”)通水50周年。

《百里丹渠》首演现场

《百里丹渠》首演现场

上世纪60年代末,18万襄阳儿女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凿通“地下长龙”清泉沟隧洞,架起“天上银河”排子河渡槽,于1974年建成68公里的丹渠以及超过1800公里的干渠、支渠,灌溉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润泽沿线153万人民群众和210万亩沃野良田,鄂北岗地彻底摆脱了“种地为水愁、十年九不收”的困境。

《百里丹渠》首演现场

《百里丹渠》首演现场

该剧由湖北越调传承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出,生动演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李建国为代表的襄阳儿女靠着铁锹挖掘、肩膀挑运等最基础的劳作方式,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二劈山隧洞、修建丹渠的艰难历程,展现出中华儿女坚韧不拔、奋勇向前、敢叫山河换新颜的壮志豪情。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叫好。市民李贵生说:“很震撼,很感人!不仅感受到了湖北越调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还深深记住了丹渠建设者们纯粹质朴、无私无畏的精神。”

《百里丹渠》首演现场

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团长苑立珍表示,《百里丹渠》的成功首演,不仅是对湖北越调这一传统戏曲形式的传承,也是对“丹心向党、舍身为公、艰苦奋斗、求变求新”丹渠精神的弘扬,希望通过该剧让更多人了解和记住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同时也展示出新时代的丹渠精神。

责任编辑:李伟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