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悬疑剧情、厚重历史、家国情怀……承载着无数期待的黄梅戏《女国医》昨晚首演

极目新闻 2024-06-07 17:34:13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

通讯员 黄影

不再只唱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而是在悬疑的剧情和厚重的历史中,去解读一位女性的家国情怀——这样的黄梅戏,的确是“不一样”的。

6月6日晚,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原创大型黄梅戏《女国医》在湖北剧院隆重首演,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剧中“义妁”的扮演者程丞在采访中提到,这一次,黄梅戏主动离开了“舒适区”,选择去探索一个“不那么安全的地带”,而这种探索中包含着黄梅戏人的追求与期待——除了唱《打猪草》《女驸马》,在传承前辈留下的家底之外,当代黄梅戏演员还能做点什么?

气质厚重,情感细腻

《女国医》的这些细节让观众难忘

乡野之风的清新,情感流动中的细腻,这些都是黄梅戏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剧种特色,而走上湖北剧院舞台的《女国医》,气质上厚重了许多。

《女国医》讲述汉朝建元初年,太医“张天佑”因皇帝爱妃贾美人之死蒙冤被斩,流放九族。其女“义妁”发誓为父洗冤正名,十三年后借为太后医病之名冒险揭榜入宫、治愈太后成为女医官,此后又历经重重磨难寻找真相,并以人性的疗愈感化一颗颗久经风霜的世故人心,始终坚持“医者仁心”的故事。

宫廷的环境,“复仇”与“成长”的主线,“义妁”以一介女流仗义执言不惜直面雷霆之怒的细节描写等等,都让《女国医》呈现出了新的气质。而黄梅戏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梅花奖获得者程丞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张辉的联袂主演,也让《女国医》在丰富的唱腔和精彩的现场表演中,将观众带入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风云和宫廷激变中。

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专门从武汉大学赶来看戏的学生蒋依桃提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黄梅戏也可以演这种题材的故事”,但程丞和张辉两位艺术家的表现力特别强。她举例第二场“义妁”深夜求见“崔弘”了解父亲死亡真相的那场戏,“义妁了解到真相后的惊恐与痛苦,崔弘掩盖事实的心中有愧,被两位老师演绎得太到位!”

黄梅戏的老观众刘广平则说,《女国医》舞台上出现了很多以前黄梅戏不会有的宏大舞美,“宫女、卫士、太医的群像为这部戏增添了很多历史的厚重,让我印象很深。”

守正创新,突破舒适区

《女国医》的这些尝试承载着期待

“医者仁心必须担,暂抛开家族恨……将一身本事还报百姓,我心方安。”剧目高潮处,当长安城爆发瘟疫,已经了解父亲冤案真相的“义妁”却毅然做出挺身救治病人的选择。此时,身世传奇、性格鲜明、心怀大爱的古代女医者形象也卓然立于台上。

“演员要演‘过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程丞曾提到,要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定是要重点去琢磨这个人物成长的过程。剧中,“义妁”一开始曾男扮女装进入宫廷,这让这个角色身上有着“雌雄同体”的感觉,程丞说,要演好这个转变过程就要把握角色扮男装时的精神状态,“而她回归到生活里就是一个小女子,小女子的情态也要展现到位。”

演“过程”,还要体现义妁从为家庭鸣冤的个人情感到最终拯救万民的大格局、大情感的变化,“把这些过程演好,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作为我省近年重点打造的戏曲剧目之一、也是已入选2022年度文旅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的作品,《女国医》承载了程丞、张辉等许多黄梅戏人的思考和尝试。

程丞在采访中提到,一部弘扬医道精神、弘扬中医文化的黄梅戏,“自己印象里没有见过”,而黄梅戏能不能承载这样厚重的题材?能不能在“舒适区”以外去展现一些新的内容?这些都是他们希望通过《女国医》去发现的,“我们依然在守正创新,我们希望让观众看到新时代黄梅戏的样貌。”她说。

(图片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提供)

责任编辑:叶晓英 值班主任:谢礼逵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