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65个非遗项目挤爆非遗嘉年华,鲜艳、热闹、有意思,好东西看不过来了!

极目新闻 2023-12-22 21:09:37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

摄影记者 萧颢

通讯员 袁娟

12月22日,冬至,这是一年里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也是江城武汉近段时间最冷的一天。然而,迎来第二届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非遗嘉年华活动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却凭借着数千种非遗文创精品的温度与色彩,点亮了这个冬日。

当天,汇聚“茶香琴韵”“杏林春韵”“匠心神韵”“国潮新韵”“国音楚韵”五个板块在内的“荆楚有礼”展区在活动现场揭开神秘面纱,市民们听着如流水潺潺般悦耳的古琴,在展区内品香茗、看皮影,还亲眼见证非遗传承人们大展巧手,将此前藏在文字或图片背后的汉绣、糖塑、面塑、竹编、纸花、麦秆剪贴等非遗项目“变”到自己面前。

多彩非遗

鎏金色饱和色莫兰迪色,色色入眼

荆州磨鹰风筝展台上颜色鲜艳的风筝

非遗是彩色的——

红彤彤的孝感雕花剪纸洋溢着别样的喜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在非遗传承人徐惠斌的剪刀下,变成了一枚带着幸福气息的窗花;

在荆州磨鹰风筝展台,蓝色、黄色、粉色的颜料依托非遗传承人的画笔点上了双飞燕的翅膀,正在制作的这只风筝旁,展翅的蝴蝶,凶猛的老鹰,都让观众忍不住按下快门;

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的天门糖塑仿佛在现场开起了“动物园”——黝黑的耕牛背上,小牧童吹笛正欢,公鸡竖起了它五彩斑斓的尾巴,那只翠绿的鹦鹉仿佛就要张开自己红红的小嘴,说出一句“你好”来……

这让人流连忘返的彩色世界里,展区入口处以汉绣工艺制成的婚庆系列作品“爱如潮水”,就凭借鎏金的“富贵色”让过往市民挪不开眼。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展台最显眼处摆放的“龙凤呈祥”桌旗不仅采用了汉绣“盘金绣”的技法绣制出霸气十足的金龙彩凤,更将汉剧戏服上最有象征意义的“水波纹”移植作为点缀,取“爱如潮水”的寓意。桌旗上方的两把喜扇也在汉绣的点缀下多了栩栩如生的蝴蝶。融合缠花、布贴等多个技艺的杯垫、餐垫既漂亮又实用,让人忍不住到处找寻付款二维码,只想立马付款带走它。

武汉面塑的作品栩栩如生

可惜,这套“爱如潮水”仅展不卖。很快,市民们的消费热情释放在了的展台处——几十元一个的“熊猫”憨态可掬,神气的美猴王、腆着肚皮的猪八戒和唐僧、沙和尚组成的取经四人组让孩子们看了又看,售价百元的樱花簪、“柿柿如意”簪则获得了女孩们的青睐……

这个展台,最吸引人的还有两捧花——一盆水仙开得正好,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去嗅一嗅清香;旁边花瓶里的洋牡丹和风信子也正值盛花期,粉色与紫色交叠在一起形成流行的莫兰迪配色,让路人忍不住停步询问:“这是真花吗?”其实,它们都是面粉做的,在非遗武汉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刘洁的手中,风信子有了渐变的紫色,水仙花的花蕊都纤毫毕现。

热闹非遗

听完黄钟大吕,去买幅《消寒图》等春来

观众在体验江汉平原皮影戏

非遗是热闹的——

“国音楚韵”展区,以青铜编钟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编钟在演奏人员的敲击下,奏出了《茉莉花》的乐声;编钟对面搭起的江汉平原皮影戏戏台上,征讨西凉的薛丁山在寒江关遭遇了樊梨花,两人营前对垒,兵戎相见。

灵动的天门纸花

“匠心神韵”展区,天门纸花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别小看了非遗传承人吴四平手中的那朵纸花,一不留神,它就能变个样子。

只见随着吴四平的手指翻飞,纸花时而“桃花朵朵”,时而“乘风破浪”,既能秒变爱心,又能瞬间成为小刺猬、小蜗牛、报晓的雄鸡……

麦秆剪贴展台,省级非遗传承人邓小军正将手中的烙铁变成画笔,一笔一画勾勒出鲤鱼的鱼鳞,周遭围观的市民举起镜头舍不得放下:“真的太神奇了!”

让人略显意外的是,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展台前扫码的市民最多。原来,是非遗传承人陈洪斌的绝活儿应了冬至的景。

只见他将面前的一块雕版扫上墨、再将宣纸铺上用模具轻轻按压,即时而成的《消寒图》便出炉了。“试数窗前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如初”,陈洪斌介绍,《消寒图》上梅瓶里的素梅共有81片花瓣,“冬至正是数九第一天,从今天起每天用颜色染上一瓣,等九九过完,春天也就来了。”

荆楚有礼展区前人头攒动

据悉,“荆楚有礼”展区荟萃了65个地域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度高的非遗项目及新颖的非遗文创精品,除上述非遗项目外,黄梅挑花、阳新布贴、楚式漆器、松绿石雕刻、夷陵版画、襄阳香包等,都让人目不暇接。

责任编辑:李伟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