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玉壶产自苏州,对话玉壶之父:愿更多年轻人喜爱

潮新闻 2023-09-02 21:50:18 阅读量:

近日,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成为现象级爆款视频,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喜爱。剧中,一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玉壶幻化成少女,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路上,遇到来自故土的家人——一位中国记者。

c9fcc3cec3fdfc03430094e9d5a43f98a5c2268a.webp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你要带我回中国吗?”这部短剧凝结了无数中国网友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期待,也带火了这把晶莹剔透的玉壶。

它又被称作“碧玉薄胎茶壶”,其实并非文物,而是一件现代艺术品,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制作。

00738B7pgy1h4fydzryqij30u00u043d.jpg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孩子’,请原谅我的狠心,将你远嫁大洋那端。你是一颗种子,一颗中华璀璨文化的种子,宣扬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你的责任。想你了。”8月29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预告片上线,50岁的俞挺在朋友圈发文感慨说,“被这部剧勾起了在英国的一段回忆。”

俞挺想念的“孩子”正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一块13公斤重的青海青玉上,历经半年的精雕细琢,2011年,它在俞挺的手中诞生。它采用薄胎工艺,直径八九厘米,壶壁薄至一毫米,有些部分甚至呈半透明,壶上装饰有宝相花和缠枝纹,具备一定透光性,在灯光辅助下,仿佛会发光。

微信图片_20230902144302.jpg

俞挺

2017年,这尊工艺精良的玉壶漂洋过海,入藏大英博物馆。这段旅程背后藏着俞挺身为手艺人的初心和雄心。

“大概是2015年,有朋友告诉我,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过来,在交流中提及,中国玉雕手艺失传,尤其是薄胎玉器见不到了。他们的信息闭塞令人惊讶,朋友当场推荐了我的薄胎作品。后来,大英博物馆安排人来参观,决定收藏我的作品。”俞挺左思右想,觉得代表中国茶文化的茶壶最合适,从藏友手中回购了自己2011年制作的一把缠枝纹薄胎玉壶。“和大英博物馆的这笔合作,我其实是亏本的,但我也有要求,就是永久展示。”俞挺希望走进大英博物馆的人都能看见它,借此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到国际平台,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玉雕技艺没有失传。

“尊敬的俞挺先生,大英博物馆收到了您的玉茶壶作品,我们不胜感激。这件当代玉器告诉我们在今时今日的中国,玉器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7年10月,俞挺收到大英博物馆寄来的感谢信和访问邀请函,这把玉壶被正式收录为大英博物馆馆藏作品。

_U2A4712 拷贝.jpg

薄胎茶壶

在玉雕技艺中,薄胎工艺享有“水上漂”的美誉,这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工艺,也是最有难度的玉雕技艺之一。早在唐代,玉雕的薄胎工艺已经诞生,清代乾隆之际,由于受到皇帝赏识,兴盛一时。可由于做工复杂、费时废料,乾隆去世后,转向落寞,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逐渐恢复发展。

俞挺1987年开始从事玉雕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钻研起薄胎工艺,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薄胎玉雕技艺。“一开始,做5件,可能有两三件都损毁了,做不成;大概两三年之后,成品率才提高到七八成。”在俞挺看来,学习玉雕技艺,尤其是薄胎工艺,至少要长达10年的积淀。从业36年来,他前后带过四五十个徒弟,最终只有三四位做出名堂,留在这个行业。

薄胎洋花宝瓶1.jpg

薄胎洋花宝瓶

一件好的器皿诞生既需要适合的原材料,也需要稳定的条件和状态。目前为止,俞挺只做过10把薄胎玉壶,其中一把曾获2007年北京天工奖优秀作品奖。去年年底,他看中一块玉石,着手打造一把薄胎玉壶,可精雕细琢大半年,今年8月即将完工时,一不小心“抛残了”。大半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俞挺直言,当时的自己很低落。

没过多久,“95后”女儿发给自己的一部短剧预告,却给他带来别样的惊喜。俞挺说,最令自己高兴的,不是自己做的玉壶成为主角,而是视频下有那么多年轻人留言,他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忱。

在俞挺看来,如今正是玉雕发展历史中最好的巅峰时期,“不只是苏州,上海、北京、扬州、河南、广东等地玉雕技艺都发展得很好。”他希望,这种传统文化被更多年轻人看见、喜爱、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