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万灶斜阳里。旧时年味,正是由一方火热的土灶开启的。
在嘉兴,灶头上的年味更为浓厚。“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一幅幅仔细勾勒、率性着色、寓意丰富的灶画,能使整个厨房都热闹起来,更凝聚着老一辈民间手艺人的智慧结晶。
砌灶、画灶,待到头茬柴草燃尽,明艳的色彩被烘烤定型,同时也把淳朴的乡土艺术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深深嵌入灶壁。
据考证,嘉兴早在清朝中期就有灶画传承,在十多年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循着炊烟,我们来一起感受乡土艺术生生不息的魅力。
花篮灶
一
画笔下的凡尘旧事,灶头上的万家烟火。
灶画又称“灶头画”“灶壁画”“灶花”等,指民间艺人用烟灰、水彩、色粉颜料绘制在乡间农家柴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纹样,是江南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
嘉兴灶画依灶绘图,适形造型,极富个性。有别于现代燃气灶的千篇一律,传统土灶砌法多样,有花篮形、圆桶形、方桌形,又分单眼、双眼、三眼灶。
以嘉兴地区最为流行的花篮灶为例,灶画要分主幅和副幅,一圈六边形的灶基,则仿若走马灯,讲究的手艺人会精心绘制组图,互成系列。沿灶山而上,灶顶则绘“乌龙取水”,寓意防火。一方完整的花篮灶,留彩不留白,常常需要20来幅灶画组成。
嘉兴农村灶画的绘制技艺也十分传奇。曾有美术专家指出,嘉兴灶画的“湿壁法”,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壁画有相似之处。“湿壁法”,即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时开始作画。
打灶头,最好不过夜,不等抹灰干透,就得抢光阴。一天之内要完成砌灶,并在湿漉漉的石灰草筋上绘画。灶头师傅发现酒精的挥发使颜料吸得深、快且不褪色,于是,以酒润色的方法被创造了出来。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等,灶壁面渐干,所绘纹样不容易脱落。
嘉兴灶画的个性,还体现在独特用色上。灶画是篇“急就章”,没有时间仔细调色,所以大多只用红、蓝、黄、白、黑五种基本色,画面对比强烈、饱满热情,稚拙中满是激情。
农家孩子,在热腾腾的灶边,治愈了辘辘饥肠,也开启了最初的美术启蒙。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灶画看似稚拙,却体现了乡下人纯真的性格和农村纯朴的民风,也催生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
在嘉兴,最多时曾有1000多位民间灶画艺术家。无史记载,口传心授,他们代代传承,在线条、图案和字联穿插组合里,最终将一座座灶头装扮得多姿多彩,也为农家生活平添几分诗意。
灶画进校园
二
一家一口灶,家家都不同。江南水乡的灶头,在各家屋檐下演绎着不同的情态。而所有情态和祈愿,都化作了静默无声的一幅幅灶画。
灶画题材丰富,画里都是好口彩,据统计有六大类,分别是花卉植物、祥瑞动物、神仙人物、历史故事、风光风景和花边装饰等。配的文字则大多为福、喜、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人寿年丰等吉祥语。
灶,承载着丰年的记忆,有了灶画,就多了红火的盼头。
夫妻成家先立灶,画上和合二仙,寓意和和美美;家里添新丁,画上鲤鱼跳龙门,寓意子孙飞黄腾达;在灶脚上画几只花篮,以示花来花香,生活有着落;请上几幅二十四孝图,则彰显美好家风的传承……有了灶画,烟熏火燎的灶头,便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美学栖息地。
烧火间隙,光影流动,关云长、赵子龙、薛仁贵、岳飞等英雄仿佛戏台上的一幕幕传奇,每天都在上演,激起平凡人对忠勇仁义的向往。
祭灶、送灶、迎灶,画在灶君堂里的灶王爷,寄托着风调雨顺、灶兴家旺的愿望。有趣的是,饱尝人间烟火的神仙,还规范着小家庭的道德体系。在嘉兴农村,倘若有小孩在外闯了祸,回家敢拿假话蒙混,长辈就会一脸严肃:“当着灶王爷的面,你再说一遍……”
“西家新酿熟,祀灶请比邻”。新灶既成,当夜就要请吃新灶头茶,还要办一场热闹的“献灶酒”。至亲送来“献灶粑粑”,邻居围着品评灶头师傅的手艺,火苗照得满屋亮堂,饭香扑鼻,壶里的水像跺着脚在跳,一年的喜悦便进入了高潮。
灶画,承载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精神寄托,绘出了炊烟里的人文图景,将这一方水土的智慧、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一束花、一尾鱼、一联字、一个故事中。
灶画文化产品微缩模型
三
灶画传承百年而不绝,还在于它与时代脉搏共起伏的旺盛生命力。
灶画是一个窗口,不仅能窥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等,更记录着社会变迁的“大时代”。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海盐的民间艺人把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搬”上了灶头,歌颂伟大祖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兴山川锦绣的风景灶画,正是基于百姓对大好山河的自豪;如今,乡村振兴等时代印记也慢慢出现在灶画题材中。
然而,一直有人问,家家户户都不用灶头了,灶头画还如何生存?
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些年来,嘉兴也给出了自己的保护路径,灶画有“传”更要有“承”:非遗保护不是对一个个“文化碎片”或“文化孤岛”的圈护,更要修复其与当今社会的关系。
自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嘉兴打造了灶头画文化生态发展区,这项乡土艺术在嘉兴,正越来越时尚。
在灶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赵生波手中,灶画走出了厨房,一个个精巧的灶头模型,成了受人追捧的文创产品;在秀洲区古塘村,“亲手绘灶画”成了乡村游的特色节目,让游客实现与灶画文化“一臂之远”的近距离接触……
乡村文化活动中的灶画技艺展示
曾经有人讥讽齐白石的艺术是“庖人抹灶”,殊不知,厨房里的烟火气也是艺术的真正来源。
灵感来自山川湖海,终将囿于厨房和爱。炊烟袅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家的所在。
灶画的传承发扬,正源于我们对烟火气的向往从不会停息,这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情结。一起期待,灶画更加时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