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新作《深海》释出“初遇深海”版系列海报,该系列海报由业内首屈一指的海报设计师黄海操刀,海报上部分,用浓墨重彩的飘逸笔触,构造出梦幻而诡谲的“深海”世界,下部分则是偏重写实,描绘了宁静海面上,女孩的手抱着漂浮在湖面的救生圈。海面与海底的倒置、色彩、画风、虚实的强烈对比,将主人公的历险勾画得充满悬念。海报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关注,各界对电影的好奇与期待也被再次拔高。
《深海》海报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凝练电影故事,突出电影人物,表现电影主旨,宣传电影阵容、视效等功能,而与此同时,电影海报在色彩、图形、文字的构建下成为独立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我国电影海报设计迎来中兴,黄海、赵力、张渔等海报设计师崛起的同时,优秀的电影海报作品也层出不穷,而当我们仔细分析近年来的优秀电影海报作品,会发现,中国传统图形已成为近年来电影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图形元素被看作是海报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语言之一,通过图形呈现,不仅能够最直观地给观者以视觉冲击,更能使观者接收到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中国传统图形”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一切视觉性的、具有“图形”性质的文化印记都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图形。在近年的优秀电影海报中,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基本上遵从“基于电影,归于传统”的原则,创作者根据电影内容确定海报主题,再利用传统图形加以表现。这其中,有的直接选用传统图形作为中心元素,有的则是通过传统图形的叠加、重复、背景点缀、再创造等实现电影海报的艺术性创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
2016年,黄海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设计了一组“修复”海报,海报中,黄海把各种具有裂痕、破损的珍贵文物作为背景,有珐琅寿碗、汝窑瓷器、绸绣团扇、浮雕圆盘漆器、自在观音像,而正是在这些文物的破损之处,文物修复人员工作的剪影和碎裂处融为一体,被嵌入其中,图形创意上采用了共生同构的设计手法和夸张对比的视觉表现,将文物修复工作者们“于破损之处修复,在细微之间雕琢”的工匠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也将纪录片的故事传达的中心直观呈现出来。人物的剪影重轮廓而无细节,与文物的颜色统一,与中国传统剪纸中的人物图形类似,可以看作是传统图形的一种化用。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背景的文物以实物的形态出现,本身就是“中国传统图形”美的代表,无论是珐琅寿碗的莲花纹样、碗口的夔龙纹样、“寿”篆字,还是汝窑瓷器上的被放大的细碎纹路,无论是绸绣团扇上精美的刺绣菊花,还是浮雕圆盘上起伏纵横的水仙花图案,亦或是自在观音像的圆融形体、衣服褶皱,都是传统图形之美的体现。加之“匠人剪影”的点睛之笔,表面看是图形元素的叠加,其实是“画中画”的玄机。
赵力为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作的概念版海报,也是传统图形变形的极致。白狐与黑龙的国画形象相互纠缠成树干形态位于中心,“树干”之上一朵硕大的血色桃花绽放,落红点点,也有旁枝桃花轻轻点缀,将这段狐与龙仙界的爱情故事主要元素融合呈现。
如我们所知,在我国传统的文学绘画艺术中,不仅注重写实,还注重写意,一方面,艺术家不仅致力于图案的绘制和呈现,更赋予各种图形物样以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象”。如以“岁寒三友”松、竹、梅比喻坚韧不拔的君子,以菊花象征淡泊名利的闲适、傲立秋风的气节,以明月寄托相思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中有注重写实的工笔画,也有“写意画”,水墨画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看到,水墨画并不追求毫发毕现的细节,而是用简单的笔触完成对整体意境的建构,写意画语境中的图形,更有“有图无形”的妙处,图形的线条感、方正、规矩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朦胧的色块和深浅的笔墨。在中国电影的海报设计中,这种“意象”性和“写意”性也随处可见,是对传统图形的另一运用。
《大鱼海棠》海报
《大鱼海棠》的最终版海报也是如此。“鲲”是电影中的角色,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塑造的北冥之鱼,在这幅海报中,设计师黄海将“鲲”巨大的形体放置在海报的中心,与小小的女孩“椿”连接成“对角线”,并形成对比,其他元素在混沌的色彩中若隐若现,在这一海报中,“鲲”形象的强大视觉冲击力无疑是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而无论是“鲲”还是“椿”,亦或是电影中的其他元素——沉船、水柱、凤凰、土楼等都以色块形态为主,隐去细节,融为一体。而同样是黄海操刀的电影《黄金时代》海报也是传统符号运用的经典之作。在“天地”版海报中,主角萧红屹立于雪地一角,雪地上流淌着纵横交错的墨汁,黑白之间,既是萧红出生地黑龙江“白山黑水”的写意,杂乱纵横的墨汁也象征了萧红身处的乱世,笔墨也延伸出萧红文人的中心身份,将她记录时代、以笔为戎的一生浓缩在海报中。而在英文版海报中,黄海将萧红的剪影通过共生同构嵌入金色钢笔头框定之中,一枝寒梅绽放,突出萧红傲立寒风、灿然绽放的女性形象。
从“形”到“意”,从实物到绘画,传统图形的参与不仅给电影海报的表意提供了元素载体,更为海报本身赋予了一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风”之美,掀起新的美学风潮。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本文原载于《文艺报》2022年11月16日第4版,原标题为:我国电影海报中传统图形元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