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七旬老人持续头晕,医生抽丝剥茧揪出元凶

极目新闻 2025-04-24 15:52:15

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珊

七旬老人持续半年出现渐进性头晕时,所幸神经内科医生从细微症状中发现端倪,最终确诊为早期帕金森综合征。4月24日,医生提醒:当头晕合并运动迟缓、肌张力障碍时,需警惕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可能。

医生给患者检查(通讯员供图)

70岁的蒋婆婆(化姓)曾是社区广场舞的活跃分子,半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头晕,跳半支舞就需坐下休息,起初她以为是人老了。近两个月晨练时,她感觉双腿灌铅般沉重,原本稳健的太极云手也变得笨拙,甚至出现右手不自主震颤。见状,子女立即带老人到医院就诊,未发现有明显异常,但她出现上下楼梯需要搀扶、如厕后起身困难、写字歪斜、扣纽扣费劲、夜间翻身需要家人助力等症状。直至4月10日,老人在家看电视时突发剧烈头晕,双腿发软,几乎丧失自理能力。为明确诊断,一家人来到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完善必要检查后,该院功能神经内科医生柯建明发现老人有明显的“面具脸”特征,手指呈现典型的“搓丸样”震颤,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这些细微的神经系统体征,让诊疗方向发生了关键性转折。这极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很快进展为四肢僵硬、不能活动,长期处于卧床状态。当即,功能神经内科李进、杜远敏教授启动多学科会诊,通过量表评估及精准检查及药物评测,发现患者存在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等核心症状,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综合征。

“这类非典型起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极易被忽视。”李进解释,蒋婆婆的持续性头晕实为帕金森综合征进展过程中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表现,而手抖、运动迟缓等进展症状在疾病初期也常被误认为衰老现象。所幸诊断及时,在对症一周治疗后,老人双下肢无力等运动障碍得到缓解,头晕显著减轻。

帕金森综合征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高发。该病核心病理是由于不明原因导致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进而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四主征”。有资料显示,在典型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患者可能出现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等“预警信号”。李进指出,一旦这些症状与体位性头晕、书写过小症、面部油脂分泌增多并存时,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神经专科及时排查罹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

李进提醒,每个细微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尤其当您或家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运动障碍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时捕捉治疗先机。同时,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神经系统体检。

责任编辑:卢雅君 审核人:黄莹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