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长期嚼槟榔致张口受限,多学科联合巧除“紧箍咒”

极目新闻 2025-04-21 20:18:15

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云云 翁秀红

4月21日,31岁的小陈(化名)终于摆脱了困扰他一年多的“紧箍咒”——因长期咀嚼槟榔导致口腔严重纤维化、张口不足一指半,智齿反复发炎却无法拔除的难题,在中南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多学科团队的精准施治下得以破解。

张口受限的小陈

小陈十年前起养成了每日嚼槟榔的习惯,最多时一天要吃两包。一年前,他发觉口腔黏膜逐渐僵硬,张口越发困难,更糟糕的是,左下颌一颗智齿反复发炎,疼痛难忍。然而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张口太小,器械进不去,拔牙风险太高。”只能靠打消炎针止痛,但前段时间小陈发现左边智齿对应脸颊的地方突然肿起来,变硬、变黑,感觉有什么东西要“破颊而出”。小陈来到中南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中心主任程波检查后表示:小陈被确诊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长期咀嚼槟榔导致的不可逆损伤,其张口度仅一指半,远低于正常成人三指的水平。更加棘手的是,小陈的阻生智齿紧贴神经管,传统拔牙极易造成神经损伤,但是若不解除智齿这个难题,感染很难控制,甚至会造成皮肤面颊瘘。患者必须立即拔牙控制感染,但手术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对技术要求极高。

面对挑战,中心迅速集结口腔外科、麻醉科、影像科专家制定方案,利用3D数字化影像精准定位智齿与神经位置;4月21日采用“全麻下微创精准拔牙术”,术中“经鼻插管全麻+肌松”最大限度改善张口,分块取出智齿,降低损伤。40分钟后,困扰小陈的“问题智齿”被成功拔除。

程波提示,槟榔中的生物碱会摧毁口腔黏膜的弹性,一旦纤维化,连喝水都成问题。OSF(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病变,会极大增加口腔癌发病的概率,导致“切舌头,割骨头”,应尽量远离槟榔这个杀手。若出现口腔麻木、灼痛或张口受限等情况,务必尽早就医。

责任编辑:李伟 值班主任:黄莹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