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罗玉丽 周海燕 记者 梅书华)3月12日,正值第47个植树节,两位热血男儿齐聚中大医院采集室,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其中一名捐献者,是为病情复发的患者进行第二次捐献。
“时间就是生命,我责无旁贷。”33岁的沈欣告诉记者,2024年1月18日,他首次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尽管捐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患者病情反复导致捐献时间两度推迟,好在最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生命接力。
然而,命运再次考验这对“血脉相连”的陌生人。今年2月,当沈欣得知患者病情复发需要二次捐献时,他毫不犹豫地再次站了出来。“我们因不幸中的幸运而结缘,已经历经了几番波折,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沈欣送给患者的话语中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祝福。
在红十字会和中大医院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沈欣顺利完成了一系列捐献前的准备工作。3月12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了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苏省第1560位、南京市第220位、鼓楼区第2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1年出生的徐玮,是一名退伍军人。2022年,他在献血时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未想过,三年前在献血车上留存的10毫升血样,竟会让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儿建立起一条生命纽带。”徐玮说。
从高分辨血样检测到体检,徐玮积极协调时间,全力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体检时,医生的一句“你身体状态很好,完全符合捐献条件”更让他充满了信心。3月12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集,徐玮成功捐献了10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苏省第1561位、南京市第221位、建邺区第1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通讯员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