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杨玉玲
“本打算去北京去找您,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挂上了您的专家号,真是太方便了。”3月12日,在武汉市武昌医院门诊三楼胡大一名医工作室内,75岁的张奶奶(化姓)对全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说。她一紧张就觉得心脏不适,经胡教授详询病情、调药、疏导情绪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胡大一教授在坐诊中(通讯员供图)
12日,张奶奶走进诊室时一脸愁容,她焦急地问道:“我一紧张就觉得心脏不舒服,去公园唱歌一兴奋,心脏就跳得厉害。去年做了冠脉造影,结果都正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张奶奶自述。胡大一教授详细询问后了解到,24年前,张奶奶的丈夫因心梗骤然离世,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此后,她对自己的心脏健康格外警觉,稍有不适,便自行在网上买药服用。近几年,子女生活不顺,更让她心力交瘁,心慌、胸闷的症状愈发频繁。
胡教授耐心倾听、仔细查看张奶奶的病历与各项检查报告后,斩钉截铁地说:“您这并非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心病’引发的躯体化症状。” 他进一步解释,长期的抑郁与焦虑,会引发一系列躯体症状,诸如心脏不适、睡眠欠佳、情绪低落等。胡教授为张奶奶调整了用药方案,详细标注了用药方法,并叮嘱她定期接受心理咨询,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规律运动等途径改善心理状态。“原来是我一直找错了方向,听您这么一分析,我心里敞亮多了。”经胡教授开展“双心诊疗”疏导情绪、明确了诊疗方向后,张奶奶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69岁的刘先生在2024年体检时查出阵发性心悸,后来去医院接受了冠脉造影,结果显示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医生建议他尽快做介入手术。刘先生对手术极为抵触,却又担心不手术会使心脏问题恶化,当天特地前来就诊。胡教授仔细分析了患者当前的心脏状况,直言道:“对您最佳的治疗就是‘无为而治’,过度检查与关注只会徒增焦虑情绪。就目前来看,您的心脏状况相对稳定,血管狭窄尚未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要不是急性闭塞,血管的代偿机制仍能维持正常运转,不一定非要做手术。”
胡大一名医工作室成员、武汉市武昌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饶玲璋主任建议患者,要定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评估心肺功能。同时,做好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管控,落实“五大处方”,即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及戒烟限酒。
据悉,2020年,湖北省首个“胡大一名医工作室”落户武汉市武昌医院。该工作室推行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双心医学”(即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和“五大处方”服务,秉承“预防、治疗、康复、随访”四位一体的理念,以医学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的管理服务和关爱,实现生命长度和质量的双重改善,打造“心脏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