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一岁多幼童持续呛咳多日,竟是气管异物“作祟”

极目新闻 2025-02-17 19:33:37

极目新闻通讯员 龚雨西

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感冒,没想到竟是气管异物。2月1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儿Ⅱ科团队收治一名咳嗽多日不止的患儿彤彤。经过肺部CT检查,提示气管异物,医护人员迅速反应、紧急救治,仅20分钟便用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将半粒花生米成功取出,患儿转危为安。

一周前,一岁四个月的彤彤突然咳嗽不止,家长以为是天气寒冷感冒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在湖北省黄冈市的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医院遂紧急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负责人刘苗和姜毅教授团队,安排患儿转诊。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接诊的医生发现患儿咳喘明显,结合有呛咳病史,高度怀疑为支气管异物,便立即安排肺部CT检查,结果提示为气管异物。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儿Ⅱ科呼吸介入组的梁章武医生、刘晓琴护士长等迅速集结,商讨救治方案。

患儿被紧急转移到儿Ⅱ科纤支镜诊疗室后,梁章武医生通过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很快在患儿左下肺开口处发现一异物,立即应用异物篮小心翼翼地取出,证实导致患儿咳喘的就是半粒花生米。同时,医护人员还对患儿病变部位的黏稠白色分泌物进行了生理盐水灌洗,确保各支气管通气畅通。手术不到20分钟便顺利完成,术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

据介绍,小儿气管异物是指固体或液体物质被误吸入气管支气管内,导致气道阻塞或刺激呼吸道后,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支气管异物常见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幼儿好奇心强,咀嚼和吞咽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误吸。异物卡在气管或支气管内,会导致呼吸困难、窒息,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应看护好儿童,避免他们接触到易导致误吸的小物品和食物。一旦发现儿童有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等支气管异物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此外,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不要随意将硬币、纽扣、小玩具等物品含在口中玩耍,以免误吸入气管。同时也应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避免他们在进食时打闹、说话,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近两年已开展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2000余例,专业的医护团队,精湛的支气管镜操作技术,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保驾护航,挽救了众多患儿的生命。

(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刘明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