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武汉地铁内乘客突发心脏骤停,这位护士出手相助救回一条命

极目新闻 2024-06-07 19:29:34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宁亚飞

6月6日下午,武汉地铁4号线车厢内,一位乘客突发疾病倒地,心跳呼吸全无。同车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I科护士詹少萍毫不犹豫出手相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徒手心肺复苏”救治近20分钟后,帮助患者恢复心跳呼吸。

地铁监控画面

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詹少萍下班乘坐地铁4号线回家,地铁从楚河汉街启动后,车上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乘客突然瘫软倒地,不省人事。在车厢内乘客的一片惊呼声中,詹少萍立即主动上前,在表明医务人员身份后,她立刻俯身探查对方的生命体征。在紧急评估患者呼吸、颈动脉搏动时,詹少萍发现乘客已完全丧失自主意识,心脏停跳,小便失禁,牙关紧闭,口唇发紫,且颈动脉搏动也消失,处于濒死状态。

4时33分,地铁到达青鱼嘴站后,地铁工作人员和热心群众一起将患者从车厢抬到了站台上。作为一名工作11年的资深护士,詹少萍积累了丰富的急救经验。她担忧患者舌根后缀压迫呼吸,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徒手打开口腔,过程中顾不上自己的手指被对方牙齿划伤,清理乘客呼吸道分泌物和血迹。

随后,詹少萍立即解开患者上衣,开始徒手心肺复苏,同时请地铁工作人员赶紧拨打120,并去取地铁内常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AED送到后,詹少萍熟练操作,将AED里电极片贴至患者两侧胸前。AED自动识别并发出的操作提示:需要电除颤操作,并进行心肺复苏。

持续几轮电除颤和心肺复苏过程中,詹少萍时刻观察病人意识,及时清理其口鼻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站台上的行人也帮助精疲力尽的詹少萍轮流对患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略微休整的詹少萍则在一旁指导。在此过程中,詹少萍电话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科护士长贺娟凤,汇报病情和施救情况。贺娟凤建议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并时刻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寻求120救助。

4时51分,经过近20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原本丧失自主意识的患者奇迹般地慢慢睁开眼睛,手脚也可略微活动。詹少萍马上再度评估,发现患者已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所有在场参与施救的人如释重负,纷纷为詹少萍的义举和救治成效鼓掌。此刻,120医护人员也已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将乘客转运至附近医院。完成现场交接后,詹少萍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乘坐地铁回家。

詹少萍现场施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文强介绍,心跳骤停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心跳骤停后,由于脑部血流突然停止,10秒钟左右病人就会神志丧失、昏迷不醒;呼吸先是断断续续,呈叹息样或者短促的痉挛式呼吸,1分钟后呼吸逐渐停止;大部分病人会在4分钟左右开始出现脑部无法逆转的损害、脑细胞死亡。因此,突发心跳停止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每延长一分钟,抢救的成功率会下降7%到10%。一旦错过“黄金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且抢救成功的几率会变得非常小。面对心源性猝死,最好的办法是“救在身边”,强调第一地点、第一时间、第一目击者施救。

据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11年以来,在全院职工中倡导“目击者施救”,全院七千多名职工均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医院医护人员还常年定期接受电除颤、伤口包扎止血、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方法培训。

护士詹少萍

为让更多普通市民由突发疾病意外的“第一目击者”成为掌握急救技能“最早施救者”,2021年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还成立“天使在身边”急救技能公益培训小分队,面向社会,特别是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开展包括心肺复苏术(CPR)、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气道异物梗阻、溺水等急救技能免费培训。目前,医院“天使在身边”急救技能公益培训小分队已针对地铁、机场、社区、校园、养老院等公共场所开展了40余场公益急救技能培训,受训人数逾2000人,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简俊晖 值班主任:谢礼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