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春节临近,忙碌的工作和学习进入假期“倒计时”,但因为年终总结、新年规划、期末考试、年会应酬、表演颁奖等,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不少人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近来,“年末综合征”在网上引发讨论并被网友调侃为“年末emo”(emotion缩写,即年末抑郁)。
对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Ⅲ科主任徐顺生教授提醒,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应激机制,重视调节即可,不必过于担心徒增焦虑。但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情绪波动时要学会接纳、疏导负面情绪,多向身边人求助、倾诉,别被压力压垮,导致抑郁情绪变成抑郁症。万一出现抑郁症状且无法自我调节时,要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寻求规范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Ⅲ科主任徐顺生教授
不堪生活压力,男子“想不开”致抑郁
整晚失眠睡不着觉,对啥都提不起兴趣,人也变得沉默寡言,不愿面对工作……近来,42岁的李先生(化姓)像变了个人,情绪暴躁易怒,几次醉酒后嘟囔着说“活着没意思”。妻子担心他的状态,前不久陪他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
原来,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中层,平时工作忙、压力大。去年8月,母亲因病去世,李先生在外地出差,遗憾没能赶回武汉见最后一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自责和愧疚情绪中。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一个人独处时,他脑子里像放电影一般,没法安静下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3年12月,李先生体检时查出健康问题,还没来得及去医院复查,工作上又出现了疏漏……接二连三的状况令他措手不及,加上年终KPI排名,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李先生说:“觉得自己很失败,迷茫看不到未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Ⅲ科主任徐顺生教授对此分析表示,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在门诊并非个案。徐顺生教授认为,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压力下,很多人难免会遇到不开心或出现焦虑情绪,尤其是到年底,工作指标未完成、考评应酬多,可能导致“年终综合征”,严重时还会伴随心慌、胸闷、失眠等躯体症状。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大家乐观面对、正确调节,这些“负面情绪”反倒能起到督促、激励等积极作用。
抑郁情绪≠抑郁症,网红自测法不靠谱
但焦虑情绪积累得太久、太多,以至于社会功能受到了损害,例如完全无法工作或有更消极的轻生念头等,就可能是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了。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5000万。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抑郁症?在徐顺生教授的专家门诊,常有人拿着网上的“抑郁自测量表”来问诊,称评分显示是重度抑郁,为此十分担心;有的佩戴电子设备,监测到近期“焦虑值”异常,每天胡思乱想,担心自己抑郁了。
“这些自测结果,都不能等同于临床诊断。”徐顺生教授解释,专科医生下诊断的过程,主要看“三有一无”。一是有症状,患者是否情绪低落、始终开心不起来,即使承受的压力消失,心情也无法轻松;兴趣减退,对任何事物都觉得没意义,甚至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二是有时间标准,上述症状是否持续两周以上。三是有危害,也就是“社会功能受损”,如学习和工作能力受到影响,难以完成日常任务或效率降低,经常走神、出差错等。四是没有其他疾病原因,也有抑郁症状。
“如果‘三有’条件都符合,又排除其他疾病影响,才能诊断为抑郁症。”徐顺生教授说。抑郁症受遗传、生化、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影响,属于多病因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抗抑郁需要联合系统治疗,药物是基础
“我们要让大家认识到,抑郁症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可防可治,不必忌讳和回避。”徐顺生教授表示,目前抗抑郁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音乐治疗、康复训练、复发预警等,随着创新药物的上市,对心理疾病进行全程规范治疗,很多患者是完全可以治好,不再复发的;一部分患者经过几次复发后,可能转化为慢性病,吃药也可以很好地控制。
“抑郁症的治疗,以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为目标。不光是没有抑郁、情绪低落的症状,还要像病前一样,可以生龙活虎地工作、学习。”徐顺生教授介绍道。
既往部分抗抑郁药在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上不尽如人意,达不到治疗的目标。比如徐顺生教授曾接诊过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不再有轻生厌世的念头,但是依旧觉得没有生活的动力,工作能力大不如病前,且服药之后性功能障碍明显,还因此中断了服药。
“这其实就是部分药物在治疗中的局限:存在动力缺乏等残留症状,并且产生性功能障碍、发胖等药物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徐顺生教授说。
根据上述患者用药后的残留症状及药物耐受情况,徐顺生教授为他改用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抑郁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这个药对快感缺失、动力缺乏、焦虑等残留症状有改善,增加患者内在动力,副反应也是很轻的,比如不影响性功能等。”
若欣林在治疗效果上的提升,得益于其独特的三重再摄取作用机制。当前公认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和大脑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分泌不足相关。目前大多主流抗抑郁药一般只作用于5-HT和NE中一种或两种神经递质,而若欣林可同时作用以上三种,相当于一把钥匙同时打开三把锁,调控更为全面。
徐顺生教授介绍,从目前患者用药后的情况来看,若欣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内动力不足、快感缺失等与DA息息相关的残留症状问题,且副作用少,患者较少因不耐受而停药,帮助他们更快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和抑郁症过招,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越早诊断、治疗,预后就越好。在这个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结合自身调整以及社会支持,进行系统联合的治疗。”徐顺生教授对于预防或应对抑郁症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生活要有规律,每天至少要保证6至8个小时的睡眠;二是保持经常运动;三是和身边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遇到困难时主动倾诉、发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