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治病又美观,他们坚持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换来最大利益

极目新闻 2023-10-31 17:38:57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赵雪纯

摄影记者 彭影

视频剪辑 彭影

通讯员 吴杨 姚贤君

拇趾外翻,俗称“大脚骨”,主要表现拇趾关节的畸形改变。拇趾外翻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占据第一位,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长期穿着高跟、尖头的鞋子也会造成一些影响。随着年龄变化,拇趾外翻通常会进行性发展,会出现足底厚茧,还会伴有拇趾关节和足底的疼痛。拇外翻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疼痛就是手术的金标准,通过截骨手术,重新调整第一跖趾序列的力线,来调整足部的受力结构,来达到足部结构的稳定状态。

湖北省直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特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的整形外科杜俊峰医生,把整形外科技术理念与传统骨科术式相结合,同时加强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给患者提供兼顾美观和功能的一体化的治疗。经杜俊峰医生手术的患者,除了功能恢复好,因为不破坏关节囊,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不疼痛)、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数天即可生活自理。

微创切口进行手术,解决困扰她多年的心结

李女士(化姓)今年29岁,从记事起就发现自己的双脚大拇趾向外翻,拇趾根部也能明显看到突出的“鼓包”。李女士说:“小时候不知道是病,只是觉得不好看,夏天也不穿凉鞋,从来不把脚露出来。”2年前,李女士顺利生下宝宝,但还没来得及享受当母亲的快乐,李女士发现自己双脚拇趾外翻愈加严重了,37码的脚愣是买不到一双合适的鞋子。李女士每天刚赶到公司就双脚酸胀,大拇趾生扯般疼,“带孩子出门也是,刚走出小区双脚就疼得要休息。”疼痛和穿任何鞋都遮不住的“鼓包”给李女士带来极大的不便,她多方打听,最终来到湖北省直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找到了杜俊峰医生。

“杜医生,我看过很多您做的成功案例,但我手术后对功能和美观的要求都很高。”李女士提出了对手术的要求,“我家宝宝还小,我也需要上班,那我手术后多久能正常上班?手术伤口明显吗?以后可以穿凉鞋吗?做完之后会不会复发?”杜俊峰随即为李女士进行足部X线检查,发现李女士属于中度拇趾外翻,足部横弓塌陷,还有扁平足。但好在李女士尚未出现足部严重的并发症,且较为年轻,进行足部静态、负重、动态的检查后,最终确定了微创手术方案。“手术创伤比较小,术后穿上特制鞋,3天就可以上厕所、站立,1个月后即可穿正常的鞋子进行走路了。”杜俊峰对李女士说,且叮嘱她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的功能性锻炼。

10月中旬,手术如期进行,杜俊峰医生以1厘米的小切口进行第1跖趾骨截骨,矫正变形突出的骨头,同时不对拇趾的关节囊和肌腱组织造成损伤,最大程度减少手术造成的损伤。

杜俊峰介绍,拇趾外翻是器质性疾病,大多数患者6到8岁即可看到轻微的拇趾外翻表现。但早期,大多患者并没有症状,伴随严重程度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变形。早期如果患者没有足部不适症状,也可通过足部功能鞋垫、配合足部功能锻炼延缓或改善拇外翻的发展,同时提高足部的运动功能,一旦病情发展严重,应尽早就医治疗。尤其是女性,在怀孕期间、更年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肌肉韧带力量相对降低,骨头里边的有机物流失,拇趾外翻更易加重。

杜俊峰(左一)在手术中

术后康复,29岁重新学习走路

李女士手术后,立即转入该院康复治疗部接受新一疗程的治疗,“麻药醒后,康复师便开始教我活动整个下肢和脚踝,避免因为手术制动引起腿部肌肉力量减退和脚趾关节僵硬。”康复治疗部主管技师万海丽介绍,拇趾外翻术后恢复过程主要有急性炎症期、组织修复期和功能重塑期,结合截骨端的恢复和功能锻炼,完全恢复功能大概需要3—6个月的时间。

万海丽介绍,李女士术后,通过穿前足减压鞋减少前足负重压力,同时在该科进行功能康复,维持和改善踇趾跖趾关节、指间关节灵活性,增强足底、小腿的肌肉力量,并进一步强化下肢站立平衡及稳定性,可恢复得更快更好。在术后早期,医护更多的是被动活动患者的脚趾,让脚趾能保持灵活,同时促进肿胀和疼痛的消退。医护还会让患者进行非负重体位下的踝关节周围的一些力量锻炼,比如绷脚、踝关节内外翻活动,为后期恢复运动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把脚想象成一棵长歪的树,树的两侧各系着一根绳子,手术就是把树干摆正,它两侧绳子的长度和松紧度也需要相应调整,这样才不至于把树干再拉歪。康复就是通过功能锻炼和定制的鞋具鞋垫来调整这两根绳子,让脚周围的力量能够平衡,这样它才能保持在一个正位。”万海丽解释,功能性康复训练通过调整肌肉紧张度,纠正下肢整体力线,来达到骨骼及关节的良好对位。她解释,用足趾抓毛巾不仅可以锻炼足底屈肌的力量,还能维持足趾的灵活性。拇外翻大多伴随横弓塌陷、前足旋前、后足的外翻现象,因此要练习踝关节内翻纠正外翻。手术6周后,李女士可以进一步恢复走路,通过锻炼让足部的力量平衡、协调。这时,李女士可以逐步恢复到站立位,结合平衡软垫练习站立平衡,随着截骨端愈合以及踝关节稳定性增强,可以逐步练习踮脚动作,强化肌肉力量,重塑足部力线。

万海丽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李女士一边康复一边说:“29岁重新学习走路,才发现会走路原来这么困难,但想着康复后不会疼,再也不用为买鞋发愁,就有力量了。”李女士调侃,她就像小宝宝学走路,需要万海丽这个“家长”的帮助和监督,“我哪里不对,她就帮助我调整。当我可以由站到迈开步子时,她也会教我新的训练动作。”

万海丽解释,康复治疗最重要的是评估、科学和坚持,科学的评估可以发现患者的问题所在,是否有肌力不平衡、是否有关节活动度不足、是否有步态异常,根据评估结果结合临床愈合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性的功能锻炼。锻炼虽然枯燥,但一定要坚持,同时,要随时关注症状和功能变化,并进行再次评估和必要的调整。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正在筹建修复重建中心,由皮肤科、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及功能重建外科等科室组成,帮助患者恢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以及正常人体的美学塑造与功能重建,充分发挥康复医学优势,为患者提供术前评估、术中修复、术后康复等全方位医疗服务,达到修复肌体,恢复机能,让患者重拾自信,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目的。自今年10月起,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 (湖北省康复医院)还与武汉市武昌区卫健局联合组织了专家每月开展“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基础外科和伤口规范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手术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伤口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尤其是急慢性伤口的处理需求。10月的第一期培训,有来自21个社区的50多位医生护士参加。

责任编辑:李伟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