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打破ECMO救治28天极限魔咒!生命闯关80天的76岁重症肺炎老人出院了

极目新闻 2023-03-30 16:22:04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张全录

上一轮新冠疫情,已渐行渐远,但对于76岁的关师傅(化姓)来说如在昨天。从1月4日起,他双肺因感染新冠病毒“停摆”,到3月24日,他迈出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大门。80天,冬去春来,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真可以算得上‘起死回生’”该院ICU主任胡明说,“合适的时期使用ECMO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关键的窗口期只有2-6小时,医护团队和关师傅一起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医护团队争相与朝夕守护80天即将出院的患者合影

医护团队争相与朝夕守护80天即将出院的患者合影

双肺“停摆”,“救命神器”ECMO抢回一线生机

在去年底的疫情中,关师傅不幸染上了新冠。因为感染较重,又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他的病情越来越重。1月4日,他的双肺全白,已经停摆,被紧急转院至武汉市肺科医院。命悬一线时,ECMO成为唯一的“救命稻草”。当晚7时,该院ICU主任胡明团队出马,为患者紧急置管启动ECMO。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一般只有2至6个小时的关键点。一旦错过,患者活下来的难度成倍增加;即使存活,生存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胡明说,判断这个时机主要有四个指标:一是氧合指标,二是二氧化碳指标,三是酸中毒指标,四是,休克指标。而这些指标背后,关联着复杂的重症医学知识、技术、经验。关师傅很幸运,他在这关键时间点被送到了武汉市肺科医院,且被医护人员精准把握住了。

惊心动魄,ECMO团队35天“拼杀”逆转生死

搭上了“生命之车”,仅仅是刚起步。一路上,各种病毒、病菌的混合感染,都是难关险阻,随时会夺走患者的生命。另外,管路维护、出血/凝血功能、器官衰竭的监测、预判、处置等,对医护来说都是考验。

“预判是关键。”胡明说,“发现-应对”这一过程并不能完全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需要有经验的医护团队能提前预判、规避风险。在ECMO运转期间,患者的肺得以休息,为医生针对原发病精准施治争取时间。然而,对于大多数ECMO患者而言,2至3周的ECMO治疗如果无效,后续死亡风险会成几何倍数增高;超过28天,患者死亡风险高达75%至95%。

棘手的是,关师傅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肺部不仅仅感染了新冠病毒,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孢子囊虫菌、黄曲霉等多种致死性极高的细菌。但在关师傅35天的ECMO救治中,胡明团队提前预判即将出现的不良状况,及时处理。

过关斩将,重症肺炎老人80天生命“闯关”成功

“35天的ECMO救治之路,百波千折,我们陪着患者‘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生命之门关闭的最后一刻,冲了出来。”胡明说。

2月8日,经过35天的ECMO救治,关师傅成功脱离ECMO,又经过近50天的抗感染、抗病毒治疗,以及心肺功能康复,3月24日,医护人员看着关师傅高兴地望向院子的樱花,告诉他,当天可以出院了。

医护团队说,关师傅迈出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大门,与那些疫情中同样使用ECMO超过30天的患者相比,他是能拥抱春天的幸运儿之一。

(图片由武汉市肺科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李伟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