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如刀割、火烧,1/3的人一生中会患该病!专家提醒:预防接种是关键

极目新闻 2025-04-27 19:40:06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2025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当天,在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为主题的科普活动现场,武汉多位专家提醒,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预防接种是关键,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现场还发布了成人预防“宝典”,包含成人预防接种时程表等内容。

06450d67c0fabdf755c050158d7aa87d_pub_cb202502281837043580545szn.jpg

超9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慢性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容易导致罹患感染性疾病,一旦被感染就会导致原本脆弱的机体“雪上加霜”,发生重症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以带状疱疹为例,数据显示,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ae2419cdad3e12d2a052dcbe56daab8.jpg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贾一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贾一帆教授介绍,在成人体内,超90%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数约超过600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作为该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等,疼痛持续时间长,有些患者疼痛时间甚至超过一年,更有甚者疼痛伴随终生。“因带状疱疹剧烈疼痛来住院的患者很多,约占1/4,高峰时可达1/3。”贾一帆教授介绍,带状疱疹的疼痛可贯穿整个患病过程,包括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后遗症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群作为带状疱疹的高发与高危群体,一旦感染,不仅面临更高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且疼痛往往更为持久、剧烈。


慢病患者需将“防”做在前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副院长、冠心病Ⅳ科主任包明威表示,在临床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抵抗力降低,他们更容易被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锁定”,并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带来挑战。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阻肺、慢性肾病等慢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6%~41%。

5a7af673d3283e78b6843faa07b9322.jpg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副院长、冠心病Ⅳ科主任包明威

如带状疱疹和冠心病,尤其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就是胸痛。在包明威教授接诊的患者中,真正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约占30%,而引起胸痛的其他原因中,约有10%是由带状疱疹引起的,这类患者感受到的痛感也会更加强烈。因此,他呼吁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对于带状疱疹这类可以预防的疾病,一定要把“防”做在前面,减轻慢性病健康管理的负担。

预防接种是守护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慢性病高发人群数量庞大,疾病预防工作面临较大压力。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邮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罗春霞提醒,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群,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接种疫苗以降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市民在接种前,关于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医生,科学接种。

6fbda01d8660a519446c6d8afb95014.jpg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邮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罗春霞


湖北省电子预防接种证已全面上线

作为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社区不断积极探索提升接种便捷性。罗春霞介绍,居民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众号预约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常见疫苗;全科门诊接诊医生也会根据居民个体情况开具疫苗健康处方,普及接种知识,提高疫苗接种率;目前疫苗供应充足,为方便居民接种,该社区接种门诊一周七天无休、节假日增加服务时间,2025年“五一”假期将开展两天接种服务。

e220868dfd7cfe3f62e4d7354987f93.jpg湖北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部副主任医师王四全

“全省已有2012家预防接种门诊提供成人疫苗接种服务。”湖北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部副主任医师王四全介绍,目前正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成人接种门诊建设,推动免疫规划体系从“全人群覆盖”向“全生命周期”转型,特别是在成人疫苗的接种服务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湖北省电子预防接种证已全面上线,居民可通过“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查看查阅接种记录、接受接种提醒。

9a6da2f5d0387112f60d822c547fb7b.jpg


(以上图片由通讯员许舒越提供)


审核人:郑晶晶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