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中华鲟将在闽江放流

极目新闻 2025-03-31 21:46:35

通讯员 绿家园

近日,濒危鱼类科学放流活动专家评审论证会在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举行。此次会议聚焦今年4月20日将在闽江流域金钟阁禅寺开展的放生珍稀濒危鱼类中华鲟的活动。

23be0cd7722f3e19a8c6193b6b6a6905.png

论证会由中华鲟保护专家、中国渔业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主任委员李彦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危起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欣,以及省内专家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钟传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资源生态研究室副主任何美峰组成专家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利民等作为专家代表参与线上讨论,论证会现场还有来自省、市、县渔业资源保护部门的单位代表发表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总干事邓佳瑜在专家论证会上做主要汇报。会上,专家们认真审查了此次活动苗种供应单位资质,包括其合法的苗种生产资质,种质和检疫等完备文件,并对鱼苗运输方式及暂养设施也进行了细致评估,确保专业运输设备、途中水质监测以及暂养池的专业管理,为鱼苗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在对放流活动方案的讨论中,4月20日的时间选择备受关注。一方面,该日期处于闽江禁渔期内,不仅能让中华鲟避免捕捞威胁,还能借助禁渔期改善的生态环境和丰富食物资源,更好地适应闽江水域。同时渔业执法部门在禁渔期内的加强执法,也将为中华鲟的生长和生存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当日涨潮时间与放流活动时间一致,涨潮助力鱼苗扩散,减少放流时中华鲟受伤风险。该活动也是为庆祝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举办,以中华鲟作为旗舰物种,呼吁更多公众关注闽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f5985ab108f1c75548bac35b7decfcb9.png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量充沛、流域生态功能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据了解,历史上,闽江是中华鲟的栖息地之一。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存在,是闽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早在1911年,福州就曾发生过救助并放生中华鲟的故事。今年4月主题为“保护中华鲟·共续闽江情”的中华鲟放流,不仅是对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更是通过科学实践探索人水和谐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胡秀文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