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胖都来”被质疑蹭“胖东来”流量,靠名字高仿能蹭来热度吗?

极目新闻 2025-03-28 12:46:02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浙江海宁一家即将开业的商场叫“胖都来”,被网友调侃模仿“胖东来”。对此,胖东来许昌超市工作人员称,“胖都来”取名有蹭热度的嫌疑,会有法务进行评估,若涉及侵权会发律师函要求整改。目前胖东来未在除河南省以外的省份开店。

3月26日下午,有记者联系到胖都来大卖场的一位工作人员潘先生,他称起“胖都来”的名字是因为该公司老板曾去胖东来学习、考察过,十分认可胖东来,要求自己企业向胖东来学习、看齐,再加上老板姓“都(du)”,因此起名“胖都(du)来”。潘先生认为,网友调侃也是一种热度,是良性的,如果企业做得不好,网友调侃、评论也应该勇于接受。(据3月27日极目新闻

809da8eaf7fb1df75f13b629574dc4e0_31214bc041e3ba20d9ac7d424a3c7a1c.jpeg胖都来超市的招牌(网络截图)

b176df0e7dc7ada11fd93c73b94ea072_4eeb437fbaf7fa80fa32ccdf2e82d39f.jpeg胖东来天使城(网络截图)

在热度就是机遇、流量就是利益的当下,一个超市取一个和顶流“胖东来”如此相似的名字,的确是难逃蹭热度之嫌。而且,胖都来似乎深谙“争议就是卖点”之道,不但对网友的质疑接受度良好,还坦然地表示,取名“胖都来”就是因为老板对胖东来很认可,是以胖东来为榜样,向其学习借鉴,这样一来,到底是蹭热度还是致敬,还真有点说不清楚了。

胖都来究竟能不能这样“蹭一把”?从法律角度来看,“胖东来”作为知名品牌的商标,其知识产权当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胖都来这一名称与其视觉和听觉上存在高度相似,又是用于与其相同的商超服务,如果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混淆,那么胖都来就可能构成侵权。也就是说,这个热度蹭得还是相当有法律风险的,一个不小心容易吃官司,还可能会招致消费者的反感,就算小小地蹭到了,很难说是一种良性的热度。

无论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还是刻意为之地营销,企业光靠名字上的“高仿”,显然难以复制胖东来的成功。胖东来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商超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可不光是靠的这个名字。而是其物美价廉的商品、贴心周到的服务、对顾客需求的重视、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可以说,胖东来靠着一项项对消费者负责、对劳动者尊重的实际举措,营造了一个公众心目中理想企业应有的样子,从而铸就了自己的金字招牌,这才让“胖东来”三个字有了不一样的含金量。

此前,也有不少超市卖场的老板去胖东来“取经”,甚至专门请胖东来团队来进行“爆改”,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出师”,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很多超市能够模仿胖东来的装修、布局、服务方式等表象,但是从根本上难以复制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也难以触及背后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做到形似容易,但做到神似很难,而触动人心的“神”,才是胖东来持续出圈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对于“顶流”胖东来而言,并不是热度高就活该被蹭的,但如果合法权益确实被侵犯了,积极维权也是理所当然。不过,相信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一家企业是否深得人心,不是光看名字的,蹭热度虽然是条捷径,但也不可能走得那么容易。真正的学习和借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体会和践行胖东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只是想通过模仿名字来沾光,只效其皮毛,不触及灵魂,最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王念 值班主任:邹丹雨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