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陶寺遗址博物馆今天开馆,展出陶器、玉器等230件(套)

央视新闻 2024-11-12 08:11:58 阅读量: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现存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东面背依太岳山余脉崇山(俗称塔儿山),西北约7公里处为汾河,呈现大山怀抱、依山傍水的独特地貌。

此次建成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总投资约3.3亿元,占地面积74.4亩,整个建筑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让陶寺遗址拥有了高质量展示中心。展览分三大部分:

“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出陶器、玉器、骨器、铜器、漆木器等230件(套)珍贵文物。

多璜联璧、彩绘蟠龙纹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等集中亮相,结合光影、数字化等技术,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为生动展现陶寺遗址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进一步呈现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探究早期国家文明形态提供重要平台。

陶寺遗址发现于1958年,正式科学发掘则始于1978年,迄今已有46年。先后发掘墓葬1309座,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非“彩绘蟠龙纹陶盘”莫属。通高9厘米,直径40.7厘米,底径15厘米,腹深7.8厘米。

彩绘蟠龙纹陶盘

陶盘最引人瞩目的是内壁上彩绘的蟠龙纹,蜿蜒盘旋,气势磅礴。主持陶寺考古工作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高江涛研究员介绍,“很明显的特点,它是一个盘龙,身上有很多鳞斑,长长的方形的口,关键上面还有两排牙齿,竟然有两只耳朵。所以从这几点上看出,这是一个多种动物的融合体。现实中不存在,这恰恰是我们中国的龙最大的特点。”

作为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观象台向人们展示了陶寺先民如何利用12道观测缝,研究太阳的光影,并推算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同时,在夏至这天,利用他们自己发明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圭尺,来判断节令、地中,进行相应的大地距离测量。

鼍鼓 土鼓

在众多展品中,1984年出土的残破扁壶格外珍贵。扁壶为泥质灰陶,表面饰有细条竖纹,两侧还有清晰的朱书符号。此外,陶寺遗址还出土了鼍(tuó)鼓、石磬、陶铃等29件乐器,其中鼍鼓、土鼓等固定组合是贵族独有的陪葬品。

扁壶

陶寺考古队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介绍,“我们一直说礼乐文明,其实也是代表等级制度、礼序人伦、乐移风俗。乐器也是作为礼制的重要内涵,所以我们古代又把这样的文明,称为礼乐文明。陶寺是比较能直观或者说比较集中地能够呈现礼乐文明的这样一个文化。”

稻米

展出的大量动植物遗存揭示出,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黍和粟,家猪、牛羊等家畜已经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可谓五谷丰登,六畜兴胜。

普通居民区、宫城、仓储、墓地、观象台、手工业作坊区等,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显示出规划井然、分工有序。大家可能都会好奇,4000多年前的宫殿究竟是何模样?

展览中,一块被等比例缩小复原的遗址,实际面积达6300平方米,是陶寺考古发现宫殿遗址最大的一处。其中,主殿有18个柱洞,东西面阔7间,是个面积达540平方米的大平层。这些王权、贵族和居民、手工业者生活的区域分布有序,体现出明显的规划思想。

1号宫殿基址

陶寺都城不仅拥有大城城墙,还拥有环绕宫殿区域的宫城城墙,整座城池由外围的大城和内层的宫城套合组成,形成了“双城制”。构建了宫城卫君、郭城卫民相结合的都城规划理念。

无论是鼍鼓、土鼓和石磬的乐器组合,等级化的墓葬分布,蟠龙纹陶盘、扁壶上的朱书符号,还是城墙遗址等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其实博物馆就像是陶寺遗址的“总目录”,当地正在加快推进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文化艺术创意园等规划建设,通过对文物和遗址的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让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真正活起来。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申杨)

责任编辑: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