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江夏黄氏”“汉阳六萧”“朱熹之朱”都来了,有老人“晒出”保存了110年的家谱

极目新闻 2024-08-15 17:52:16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摄影记者 肖颢

通讯员 竺佳怡 李丹 王俪颖

8月15日,湖北第十五届晒谱活动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幕,现场人山人海。现场开放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四省一市家谱文化展”,分为奕叶流芳、荆楚家声、江风万里、名人入谱、祖堂家影五个部分,通过珍贵家谱文献的视角,阅见长江文明的源远流长。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活动配套的湿拓画体验活动

展览现场

“汉阳六萧”“朱熹之朱”都来了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湖北省图书馆一楼东厅,还有许多老人携带自藏的家谱前来展示、交流。一位来自蔡甸的萧诗彪爹爹,将自己家的家谱带来,捐赠给了湖北省图书馆。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一支萧家,是1375年从江西吉安迁到湖北武昌的,其远祖萧学勉在武昌做官,“退休后”带着他的六个儿子居住在汉阳,被称为“汉阳六萧”(今蔡甸),至今蔡甸仍有“六萧大湾”。

两位来自荆州的朱姓老人,带着一木箱子的《朱氏族谱》前来展示交流,这些族谱一看就年代久远,为手工纸、线装的版本,纸张已经发黄,保存基本完整,仅有少许破损。封面上记录的是“甲寅年续修”,他们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一箱是从1914年开始修的,由族中的老人一直精心保留至今,为了防止发霉长虫,每年六月六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从祖上流传的老家谱来看,他们这一支往上记载的远祖有朱熹,“按世代算,我们分别是朱熹的第二十七代和二十八代朱姓孙。”

晒谱现场读者带来的1914年的《朱氏族谱》

“江夏黄氏”,有家谱尊春申君黄歇为上始祖

极目新闻记者在展厅看到,湖北有名的姓氏还有“江夏黄氏”“襄阳邓氏”“竟陵钟氏”“蔡阳庞氏”“汉阳雷氏”等。其中,黄姓是中国人口大姓。

参与策展的湖北省图书馆馆员汪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据《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黄姓排名在王、李、张、刘、陈、杨之后,居第七位,总人口达三千余万。传统上,中华人口大姓的郡望多在中原及以北,黄姓却以长江流域的江夏为郡望和发祥地,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海内外黄姓子孙几乎全部自称江夏黄氏,黄氏宗祠书“江夏堂”牌匾,黄氏人家门额也多书“江夏世第”“江夏世家”“江夏黄氏”等字样。江夏堂最有名的楹联是“江夏世家祖泽千年惟礼乐,黄香门第宗风百代尽诗书”。“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楚人,有家谱尊其为江夏黄氏上始祖。

展览现场

历史上的大迁徙、大移民,加速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

记者在展览中看到,古往今来,中国人约使用过23000余个姓氏,有单姓、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等等,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姓氏文化。伴随着历史进程,许多姓氏因迁徙、战乱、灾荒、瘟疫、避祸、避讳等原因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存的4000余个姓氏中,又有一些姓氏因人数稀少,为大众所陌生,成为生僻稀见的姓氏。

长江文明带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移民文化带。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而导致的三次由北向南的“衣冠南渡”,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两大文明糅为一体;而元明清以来从“江西填湖广”到“湖广填四川”的东西移民,则深刻改变了中国东、中、西部的不平衡状况,促进了长江流域内的经济文化均衡。在如此广阔时空内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不仅加速了各地域文化的融合交汇,也加速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

晒谱现场

展览现场

据介绍,本次晒谱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主办,江西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共同参与,黄冈市图书馆、麻城市图书馆、麻城孝感乡文化园、英山县图书馆、武穴市图书馆、思绥草堂等积极参与。

后期,湖北省图书馆还将继续联动长江流域各馆深入发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文化精神、时代价值,不断讲好家风故事、不断推介荆山楚水、不断弘扬时代新风。

责任编辑:韦武霞 值班主任:谢礼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