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从韩国返回中国后,一直处于隔离检疫状态的大熊猫“福宝”,将于12日与公众见面,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然而,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9日发布了一则不文明行为通报,一名微信视频账号为“小朱接熊猫”的主播,长期利用民宿阳台、基地周围高地等对神树坪基地隔离检疫区、办公科研楼、繁育园等非展区进行直播。多次劝告无果后,该主播将被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据6月10日央视新闻报道)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国宝大熊猫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和关心,而从韩国回来的福宝更是“滚滚家族”的明星成员,近期关注度极高,网络上但凡与福宝相关的内容,都可能会获取高流量,这也让一些人嗅到了“商机”。偷拍者利用大家对“福宝”现状的好奇,对熊猫可爱样貌的喜欢,想尽办法从熊猫身上薅流量,可谓是唯利是图,利令智昏!
众所周知,偷拍是一种违法行为。以营利为目的偷拍、偷录他人信息,或者利用偷拍、偷录的信息侮辱、诽谤他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若是偷拍他人敏感、隐私部位,则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虽然说大熊猫不是人类,但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备受关注的“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同样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偷拍隔离检疫期的大熊猫,滋扰了大熊猫正常的生活安宁,干扰了基地管理安全秩序,在网络上散布各种偷拍、偷摄的图片视频,赤裸裸地暴露出“靠大熊猫赚钱”的功利心态,也形成了不良的行为示范,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基地对其给予“终身禁入”的处罚,也是维护大熊猫的合法权益,尊重大熊猫生活隐私,对一些不文明参观行为形成震慑,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
大熊猫本来就是极具治愈性的生物,很少有人看到可爱的大熊猫能忍得住不微笑开心。近年来,多媒体传播手段的更新和社交平台的兴盛,将人们对熊猫的喜爱不断集聚、放大,形成热潮,甚至形成了专门的熊猫“饭圈”。这一方面提高了公众对珍稀动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督促保护机构规范运行,促进了保护大熊猫的全民行动,也为相关的园区、机构、城市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收益。
但另一方面,也滋生了一些极端、投机的不当行为,不少人为了迎合粉丝需求,长期跑到动物园的熊猫馆霸占位置,开直播,胡乱起哄、投喂,甚至现场打PK,趁热度带货,扰乱参观秩序,引发普通游客反感;即便是保护基地这样非公开的场所,也逃不过“偷拍”的摄像头,以爱为名博眼球,肆意牟利赚流量,这样的行为绝对不是爱大熊猫,而是纯纯地利用和消费大熊猫,为自己中饱私囊,给动物保护工作添堵。
喜欢熊猫的人,想要时时刻刻看到熊猫的日常生活中的“萌态”,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一定要正确。央视网iPanda熊猫频道很早就开启了7×24小时的“大熊猫慢直播”,熊猫中心的各个基地也会经常推出全媒体直播、系列主题报道、纪录片等影像资料,还会举办线下的观赏科普活动,可以说,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已经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欣赏大熊猫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再去追捧那些不守规则,不懂爱护动物的“野生”主播。真正喜爱熊猫的人,看到一些明显违规的拍摄、直播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投诉举报,身体力行地为守护大熊猫作出实际的贡献。
大熊猫是与我们和谐共生的珍稀物种,不是圈养玩赏的宠物,除了关注具有知名度的“顶流”大熊猫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去了解大熊猫群体的习性和真正需求,以科学、理性、克制的态度去关注和保护大熊猫,关注野生大熊猫生存状态和栖息地保护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观念,珍惜地球资源,爱护自然环境,让汹涌澎湃的爱意,变成细水长流的行动力,守护大熊猫的繁衍生息,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