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女孩们,你们有多久没穿高跟鞋了?
地铁、商场、公园……甚至是写字楼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穿高跟鞋的女性越来越少了。“我妈妈一辈子喜欢穿高跟鞋,年轻人都喜欢舒适,感觉穿高跟鞋就是自虐。”在武汉光谷工作的95后白领潘女士表示。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梦时代等客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及周边写字楼观察发现,百余位女性中,穿高跟鞋的女性比例不足1/5。曾几何时,脚踩时髦的高跟鞋,是无数少女对于“职场丽人”的憧憬。这种审美趋势为何变了?曾经风光无限的高跟鞋企业,现在业绩如何?
女性穿高跟鞋比例减少
进梦时代广场的客流(极目新闻记者周丹 摄)
10月8日中午,在梦时代门前广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在B区5号门门口,10分钟内,记者观察的100位女性,其中仅16位穿着高跟鞋。其他人穿的以运动鞋、厚底鞋、乐福鞋为主。
为何不穿高跟鞋?
“我读大学的时候,恨不得天天穿高跟鞋,那会儿觉得很好看,可工作以后出外勤比较多,穿高跟鞋实在是不方便,慢慢地几乎就不穿了。”85后新媒体工作者章凝告诉记者,她身高1.61米,在女性群体中,这个身高属于不高不矮的那种,“大学时的男朋友很高,1.85米,那会儿养成了穿高跟鞋的习惯。但是自从不穿高跟鞋之后,发现原来走路可以这么舒服,就不想找虐,为了美而穿高跟鞋了。”
不少95后则觉得,穿高跟鞋更像是上一代人的喜好。
“我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小时候我也会偷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但是现在舒服的鞋子这么多,样式也挺好看的,不像以前只有高跟鞋和运动鞋那么单调。”95后武汉市民小陈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如今鞋子的品类越来越丰富,设计也越来越潮,“既然选择这么多,为啥还要穿不舒适的高跟鞋?”
不舒适、磨脚,成为不少女性放弃高跟鞋的主要原因。
10月7日,在楚河汉街,穿高跟鞋逛街的女性较少(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 摄)
10月7日-9日,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商业街区及写字楼,极目新闻陆续观察了100多位女性,发现其中穿高跟鞋的女性比例,不超过1/5。其中穿着高跟鞋的,跟高也不算高,大多在5厘米左右,且多是粗高跟。
“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总想通过着装显得‘专业’,可工作几年真有实力了,也就不需要用穿衣打扮来装点自己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出生于1989年的白领许悦告诉记者,因为每次穿高跟鞋,脚后跟都会被磨破皮,家里很多高跟鞋都闲置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职业女性通勤时间变长、穿高跟鞋太累,而且能满足增高需求的运动鞋、休闲皮鞋等鞋子种类越来越多,近些年穿高跟鞋的女性也随之变少。
鞋类柜台产品百花齐放
10月9日,在武汉街道口、航空路等处的多家商场,极目新闻记者在鞋类专柜观察发现,货架早已不再是高跟鞋的天下,各类休闲鞋、老爹鞋、乐福鞋也一同出现在了货架上,可谓“百花齐放”。而选购高跟鞋的女性,以中年及以上女性居多。
“高跟鞋销量确实不如十几年前了。”做了近20年鞋品销售的武汉人张杉告诉记者,她先后在多个品牌做过销售员,说起高跟鞋卖不动的原因,她觉得是因为原来的客户群现在年龄大了,几乎都做妈妈了,“中国的很多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带孩子比较多,会觉得舒适更重要,所以就不穿高跟鞋了。”
张杉说,她和同行们也尝试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年轻的95后、00后身上,多为她们推销,不过收效甚微。“年轻人更喜欢厚底鞋、乐福鞋这类既能增高,又更舒服的鞋子,偶尔买双高跟鞋,也是工作需要,日常穿得少。”如此一来,购买频率就高不起来。
业内人士介绍,在1990年代到21世纪的前十年,在中国流行的高跟鞋款式经历了船鞋、粗跟鞋、扁跟鞋、坡跟鞋的变化,最后还是经典款细跟鞋稳住了顶流的地位。中国女性对于高跟鞋的热爱,甚至带动了中国最早一批女鞋品牌的起飞。百丽BELLE、达芙妮、千百度、TATA、星期六女鞋……如果当时女人的鞋柜里没有一双商场一楼女鞋品牌的高跟鞋,那么就是不够时尚的象征。
在知乎上,有一则提问:“为什么现在穿高跟鞋的人越来越少了?”获得高赞的一个回答只有3个字:“因为累”。有网友表示,或许高跟鞋的发明者们料想不到,有一天中国的职业女性,可能是用共享单车或是乘早高峰的地铁来开启全新的一天。
多元化发展或是趋势
女性们对鞋子的选择,直接反映在了鞋企的业绩上。
位于佛山的星期六曾是广东女鞋的代表,曾经以高跟鞋为主打产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星期六女鞋整体营收从18.4亿元降至5.4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星期六股份计提了近3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再加上其他资产减值,该公司亏损约7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去年10月底,痛定思痛的星期六决定大转型,收购了MCN公司做起了直播带货的生意,并将公司名称改成了遥望科技。
不少80后、90后鞋柜里都曾有过的达芙妮,则被一些网友称为“时代的眼泪”。2021年其营收为1.1亿元,只有2012年的百分之一左右。公司的实体门店数量也从巅峰时的6800多家一路下滑到2021年的不足200家。
另一时尚皮鞋品牌红蜻蜓2022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创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该公司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5.1亿元、净利润为0.48亿元,分别比2018年减少了5.3亿元和1.5亿元。
另一方面,运动鞋、休闲鞋的业绩则日益向上。今年7月,安踏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运营情况。二季度,安踏本品牌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相较去年同期增长35%-40%;在整个上半年,这一数字也同比增长35%-40%。
据斯凯奇2021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斯凯奇全球整体销售额达15.5亿美元,较同期增长19.2%,其中美国国内业务增幅20.1%,国际业务增幅18.6%。同时,斯凯奇全球DTC(Direct to Consumer)直营业务实现了44.1%的增长。
基于这种消费趋势,传统高跟鞋鞋企该如何发展?
“一方面,已经有鞋企在研发更为舒适的高跟鞋,极力解决高跟鞋不舒适的痛点。”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随着年轻人“悦己”消费趋势的增强,鞋企也应积极转型,例如有品牌就将医疗美容的技术应用于高跟鞋的设计和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舒适性的要求。
“此外,还有传统鞋企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路子。”吴先明分析,比如,星期六股份就在布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业务,达芙妮则通过授牌的方式探索轻资产运营,也实现了扭亏为赢。“可能有一天,这些企业就能凭借新的增长点,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