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解放大道见证武汉解放75周年:超前规划60米路宽,是武汉的“长安街”

极目新闻 2024-05-15 12:46:54 阅读量:

5月16日,是武汉解放75周年纪念日。汉口的解放大道,得名于1949年5月,正是出于对武汉解放的纪念。这条持续建设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道,见证了武汉解放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武汉75年来的大变迁。

前身是1.4公里的碎石路

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大道只有江航段(江汉路至航空路)。1928年以前,这条道路只是市内通往华商跑马场(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土路,名叫西满路。

解放 大道 2.png(图源:武汉市档案馆提供

1929年,江汉路起至中山公园段,由汉口市工务局招标建成长1440米、宽10米、厚16厘米的碎石路,无人行道,建成后改名中正路。

1932年至1935年,中正路扩建,上延至航空路,碎石路面加宽至18米,并留下60米宽的路基地,路中加铺5米宽的沥青路面。1949年5月,武汉解放,中正路更名为“解放大道”。

超前规划60米宽曾引争议

半个多世纪以前,解放大道的设计路宽就达60米,堪与当时的北京长安街媲美。今天看来,这样的路宽仍不过时。

1954年10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中提出,汉口解放大道主干道(韩家墩至黄浦路)宽度60米,这是标准的8车道宽度。

当时,举国上下反对“大马路主义”,对此争论激烈。市委、市政府听取专家意见,对全市车辆发展趋势反复论证,最终决定维持原设计,将解放大道建成为全线路宽60米、车流量为每小时300辆、最高载重标准为8吨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1958年,解放大道主干道基本建成。时任武汉市市长刘惠农在自传《难忘的历程》中说:“中央主管部门的某些领导,指责其为贪大和浪费的典型(因当时车流量不到300辆),市建设局负责同志觉得压力很大。”

一次在京开会时,刘惠农与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交换意见。彭真说:“城市的道路以建宽些为好。”于是,坚定了刘惠农的信心。

解放大道 1.png1959年的汉口解放大道(图源:湖北日报资料图片)

分段建设持续了大半个世纪

解放大道从中段开始修建,逐渐向上、向下延伸,历经近半个世纪。

1951年6月开始修建江航段(江汉路至航空路),此段首先建成60米宽的路幅。

1953年,配合“一五”计划建设,市政府决定开辟解放大道江黄段(江汉路至黄浦路),由于技术创新,主任工程师获1955年度全国劳模称号。

航空路至宗关水厂段于1953年开始修建,后经逐步扩建,到20世纪70年代底才完工。

宗关水厂至额头湾段,1954年冬始建。这里是通往孝感地区、鄂西北的主要过境干道,原有9米宽的沥青混凝土路,因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经常发生安全事故,1960年市建设局投入125余万元拓宽该路。后经20世纪80年代末的扩建,1990年形成60米宽的路。

黄浦路至堤角工业区旧为汉黄公路市郊段,原为8米宽的碎石公路。经过1960年、1969年、1971年、1991年四次扩建,1992年完成规划路幅建设。

一次规划,分段建设,解放大道最终定型。60多年来,它一直保持着武汉最长道路的纪录。直到2011年,全长44公里的武汉大道才超越解放大道。

解放大道还在变长,2017年建成9.3公里的解放大道下延线,从黄浦大街到三环线南湖立交,路宽依然是60米。

一条大道见证武汉大变迁

解放大道,对武汉人来说,这是一条镌刻着城市年轮与城市记忆的重要道路,成为人们观察武汉75年变迁最生动的样本之一。

解放大道.png1952年空拍的汉口解放大道(张其军摄)

从硚口的额头湾,过航空路,经武汉展览馆,抵堤角工业区,向长江新城延伸。大半世纪以来,解放大道横贯武汉东西,串起硚口、江汉、汉岸三个中心城区,见证着武汉的大变迁。

武汉火柴厂、武汉柴油机厂、江岸车辆厂、武汉铜材厂……这里曾是重要工厂的聚集地。

武汉商场、武汉展览馆、武汉剧院、汉口饭店、中山公园、解放公园……这里一直是武汉的“公共客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购物的重要去处。

堤角,曾有亚洲最大的肉联厂——武汉肉联厂。56岁的维修工张绍平是肉联厂子弟,从小他就走熟了解放大道。

“每到周末,坐上4路公交车,跟着父母去汉口玩,就是顺着解放大道走。”在张绍平的记忆中,公园、剧院、展览馆……解放大道就是武汉地标的集中地。

这是许多“老武汉”的共同经历。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名头很响的老企业分布在堤角和古田。这两个工业区正好位于解放大道两端。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解放大道“两头是生产、中间是生活”的格局仍基本没变,工人平时在工厂里劳动,节假日才到市中心休闲。

进入21世纪,解放大道中段风采不减。江汉路步行街、武广商圈、新世界百货、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商业地标,不断刷新解放大道的颜值与气质,保持着武汉重要商圈的核心地位。而解放大道两端的工业企业,或升级转型,或并购整合,或腾笼换鸟,为时尚靓丽的“新经济”腾出空间,成为武汉服务业扎堆的密集区。

(图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硚口区的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成为全国电商示范基地。武汉轻型汽车厂,变身小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武汉铜材厂,被改造成工业博物馆和创意产业园。

而在堤角,工业色彩也有所减退,宜居的绿色逐渐增加。2004年,占地20多公顷的堤角公园对外开放,成为附近居民休憩的好去处。

原武汉肉联厂也与时尚搭上关系。厂里废弃的老水塔,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一波波年轻人涌来,还有杭州的情侣开车来拍照……”说起这事,张绍平透着骄傲。

极目新闻综合湖北党史、武汉市档案局、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网、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王原贵 值班主任:魏曦 校对: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