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给了他“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魏巍的语文老师,教他“接近文学,爱上文学”;莫言的体育老师,就算所有老师说他不可救药时,仍然夸他“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么不受孩子的喜欢?
今年中秋又逢教师节,我们特推出“孩子眼中的老师”习作,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九(18)班 付智睿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您站在讲台上,为我们打开了墨香袭人的文学之门。听您讲诗词课,我们就像饱食一顿古典文学的饕餮盛宴。
一首《声声慢》,您那充满感情的朗诵,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全班带入那梧桐萧萧,细雨霏霏的朱门庭院中,满地的黄花,天空飞过的大雁……透过窗前的绿意,我似乎看到了在窗前独自喝着两三杯淡酒的李清照,不由生出令人心痛的惋惜。
“南渡后,国家的残破和个人丧偶的双重痛苦,使李清照不得开解,她想在迷茫中寻找失落的一切,寻觅的结果却一无所有,只剩下清清冷冷的自己……”您一边深情地解读着,一边情不自禁地摊开了双手,做出了“一无所有”状。在您的课堂上,从不会有人发呆或捣蛋,大家都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上您的语文课,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就连令人谈之色变的作文课,您也能讲得花样百出。您很体谅我们每天作业多,很少布置书本作业,而是即兴布置一道“口头作文”,让全班同学像讲故事一样去讲作文。每当同学们讲述完毕,您都会提醒我们哪些好词好句可以借鉴,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建议,这里可以运用某种修辞手法,那里可以加上一个过渡句……一节普通的作文课,常常让我们备受启发,获益匪浅,写作文渐渐不再成为难事了。
您很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记得有一次,您在课堂上忽然说起来了“题外话”,内容是关于古典文学的。“文学是一种艺术,而古典诗词更是文学中的瑰宝。若语言按美的艺术形式来排列,汉语就是‘卢浮宫’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而诗词正是那抹动人的微笑。”您说这话的时候笑得很美,眼睛中流动着异彩。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在您的影响下,我爱上了古典诗词。您教过的《青玉案���元夕》《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有您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做伴,说“三生有幸”一点也不为过!
点评:作者精心选材了语文老师讲解《声声慢》、讲作文课、评价古典诗词等三个场景片段,很好地表现了语文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教学艺术高超、善于体谅学生的特点,表达了语文老师对于古典文学和教育教学的热爱之情。细节描写尤为动人。指导教师 林茶明
武汉市任家路中学703班 张昱晟
“您的课讲完了吗?我占用一点点时间。”班级门口传来一个铿锵有力的男声。不用说,这肯定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朱老师在和别的老师打“商量”了。
朱老师是一位资深老教师,所以其他课程的老师基本都会给他面子,晚辅后的半小时自然就变成了他给我们查漏补缺的黄金时间。
我在开学第一课就记住了他,为什么呢?主要是朱老师有一双特别深邃的眼睛,好像其中蕴藏了无穷的智慧,他那黑眼圈几乎可以和熊猫媲美,一看就是每天写教案写得太晚熬出来的。
当然,除了那双特别的眼睛,朱老师还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写板书的姿势。别的老师都是五指并拢着写字,朱老师却总习惯于将小指竖起来,写着写着就成兰花指了,和他威严的外表严重不符,让人想不注意都不行。
不过现在想来,朱老师除了外表和肢体语言的独特外,他的教学风格也是相当独特的。
最开始上他的课,我们班同学不是开小差就是睡大觉,公式什么的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为此,朱老师想了一种方法对付我们,那就是当全班大部分人都在走神的时候,他就突然大喊一声:“大家请看这道题——”这一声就如惊天的巨雷,炸得大伙齐刷刷从走神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立刻摆正坐姿,开始集中注意力听课了。但这方法起初奏效,时间一长,同学们就“免疫”了,朱老师也不能总是大声喊叫,毕竟喉咙是会受不了的。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比如写完式子后就拿粉笔在黑板上敲一下,提神醒脑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想教好数学这门课,光有精明的头脑是不够的,朱老师还拥有着超敬业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负责到底的信念。
数学作业有错没改完?那就不要挣扎了,敬业的朱老师就算加班,也会陪着我们将错题一道道弄明白再走。这不,放学铃声一响,一个身高1.8米的黑影就出现在了教室门口,那个男人他来了!一进教室,他就拿着红笔,像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般扫视教室中的每一位同学,仔仔细细检查我们的作业本,然后一遍遍地讲解错题,一次次地演算过程给我们看。等我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朱老师才欣慰地笑起来:“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弄懂,今日事今日毕!”
最终,在他的精心调教下,我们的数学成绩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着。
点评:本文描写了一位让人又畏又敬的数学老师,语言轻松幽默,口吻略带夸张,从外貌、写板书的肢体习惯、上课的教学手段和对错题的认真讲解这四个方面,生动地刻画出这位老师敬业、认真的形象。指导教师 林娜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706班 张傲博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2021年的三月底,她的个头并不高,扎着一个马尾,戴着一副黑框的眼镜。从远处看,和我们就像是同龄人。她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姓尚,是郑州人,好不容易才考上的华师大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震惊了。河南本来就是高考大省,而她却可以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这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与汗水,不用想也能知道。
在与尚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待人的亲近。半个月以前,学校举办了红色歌曲比赛,我们班最后一个出场,但是看着别人的节目,我们不禁为自己的表演担心起来。看着我们都像蔫了的茄子一样,默不作声,她立马跑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不要这么灰心,别人班虽然弄得很好,但我们班也有自己的特色啊!”有了这句话,我们班便瞬间感觉有了自信心。尚老师安慰我们的时候,完全没有老师的严厉感与距离感,听起来就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
尚老师在课间时分,也常常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下课以后,只要尚老师在班上,她的身边必定会围满同学。他们有时会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有时会讨论假期干什么,有时会分享一些自己所遇到的趣事。尚老师与我们之间,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像是认识多年的好朋友一样。
她值得我想念的,除了待人亲近友善这一点之外,还有她做事时的专注与认真。有一次,我去办公室送作业,习惯性地敲门喊报告,却没有老师应答,我往里一看,发现只有尚老师在里面,她正在专心地做上课时要用的PPT。我惊讶极了,不敢相信居然真的有人可以完完全全地静下心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我为了不打扰她,放下作业悄悄地走了。放作业的时候,我无意看到了尚老师的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她亲笔写的批注,或是词语的有关注释,或是上课时可以提的问题,尚老师的备课总是这么充分,展现给我们的课堂也总是富有活力。
尚老师还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我在阅读《紫藤萝瀑布》时发现宗璞先生居然用“辉煌”来修饰淡紫色,感觉十分别扭,于是在“辉煌”上面圈了一个圈并在旁边打了一个问号。我本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么小的细节,只打算自己回家再好好查阅一下资料,结果尚老师在经过我的时候,见我一直在“辉煌”附近勾画,便猜出了我的困惑,特意在讲到这一段落时,为我解答了这一疑问。尚老师总是能够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让我们越来越热爱语文这门学科了。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遇见尚老师,就是我三月里的小确幸。
点评:作者借鉴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行文结构,框架清晰,中心明确。文章通过对这位实习老师和同学们相处事件的依次回忆,生动地塑造出了她温柔、善良、细心的人物形象。语言质朴,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指导教师 余美琴
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九(15)班 姚佳钰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位语文老师让我记忆犹新。他年近花甲,银色的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清瘦的脸庞,一生气嘴唇就会颤抖,高高的鼻梁上戴着一副款式过时的眼镜,经常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衣服。
老师生活上对我们很友善,但在学习上十分认真,非常严谨。他讲课的内容非常生动,让人如同身临其境。老师对细节描写要求特别严。有一次,在一篇写去敬老院关爱老人的作文中,我写道:“我买了一些水果,送给那些老人。”老师的批语是:“什么水果?为什么不把它的名字写出来?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尊严,说出它的名字就是尊重它!”我由此明白了写作文要具体。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要我们写一篇写景的作文。我回家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第二天,我信心满满地交给了老师,我以为肯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当作文本发下来后,我看到自己的作文本上写着留个大大的红字:到老师办公室来。我仔细地读着自己的作文,既困惑又忐忑。我还是鼓起勇气,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站在办公室门口,我忐忑不安地张望着。老师看见了我,示意我进去。我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似的小心地走过去,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我轻轻地摊开作文本,“老师……我的作文……不知道怎么改……”我结结巴巴地说。老师笑了笑,和蔼地说:“跟老师讲话不必那么紧张,我给你讲怎么修改。”他个子很高,跟我说话总是俯下头,眼神从上往下把我罩住,眼睛中充满鼓励与关爱。
“其实你的作文大致不错,可是不够细致。比如这一句‘夜幕降临了’,就这样草草写完了?为什么你不老老实实地观察天到底是怎样黑下来的,天黑时有什么特点,然后把它写细致呢?”原来具体还不够,还要细致入微。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注意天是怎么黑下来的。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心境,天黑的方式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有时候,天黑得很慢,从容地变换着绚丽的背景让人大饱眼福;有时,天黑得十分生猛,随着最后一丝阳光的突然消失,天瞬间就黑下来;有时,天黑得很温柔,像小猫悄悄地溜到身边来让人浑然不觉。
我的语文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去细致描绘,如何去用心体会。“天是怎样黑下来的?”每当我在写作文时都会想起这句话,想起我的语文老师,想起他那慈祥的笑容,想起他对待作文严谨细致的态度。
点评:文中的语文老师教“我”写作文不仅要具体,还要细致入微。本文选取了两个真实而典型的事例,表现了语文老师的严谨认真、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语文老师的真切怀念。细节描写到位,表达可圈可点。指导教师 林茶明
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育杰文学社七(B)班 杨佳颐
课间,我正坐在座位上,埋头与作业奋战。忽然,一阵好闻的香水味钻进我的鼻孔。
我疑惑地抬起头来,发现讲台上竟然站着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帅哥。那阵好闻的芳香,正以他为中心,静静地向四周扩散着。他穿着白色的衬衫,袖子被卷到了手肘上方,露出了手腕上戴着的手表。他戴着一副金框墨镜,络腮胡子修剪得很齐整,口里似乎嚼着口香糖。他的手轻轻一扯,墨镜就被放到桌上。
这就是我们的外教老师吗?我心想。
“Good morning!”纯正的发音充满磁性,我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经过简短的介绍,我知道了他叫Matt,来自英国,还是个跑酷达人。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接下来是游戏时间。Matt说,他会给我们看一些英文电影的预告片,我们则需要通过预告片,用英语回答几个小问题。
很快,一个简短的预告片就看完了,接下来,问题也出来了——“What do they want to do?”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见我们都没有主动回答,Matt又一连问了两三遍,而且语速越来越快,一边问一边还用手打着节拍。他又打着节拍,用了几种不同的音调又问了几遍,还是没有人回答。“Oh!”Matt的脸上现出一种疑惑的表情,似乎在想,题目是不是太难了一点。他似乎有些经验,很快调整策略,又放了一遍预告片。这一次,带着问题,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Matt满意地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几个问题过后,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还有不少同学争着抢答,教室里笑声不断。正当我们全身心沉浸在课堂中时,下课铃响了。我们意犹未尽,真想Matt老师拖堂啊!
Matt老师的课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别样的乐趣。
点评:开头很巧妙,人物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的观察也非常细致,从外貌、语言、神态再到动作,把一位时尚、耐心、教学方式多样的外教老师刻画得十分鲜明,跃然纸上。指导教师 魏玲玲
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育杰文学社七(4)班 吴怡贝
走进楼梯间,我看到了几个气球,瞬间又想起了你,以及那次令人难忘的庆生。
那个清晨,温暖的阳光斜射在一棵棵娇俏的樱花树上,花瓣在空中悠然打了几个旋儿,先后落在了大地的怀抱中。在那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你走进了我们的教室。你明亮的眼睛里有着碧波般清澈的眼神,高挺的鼻梁衬出洁白的额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如瀑布般齐肩泻下来,微微上翘的嘴唇,吐出连珠式的妙语。衣着无华的你幽默风趣,平日上课时你又是一丝不苟。你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们。
我们班是你从教后带的第一个班。为了感谢你的付出,全班同学决定给你一个惊喜。在我们的秘密策划下,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仪式初见雏形。那天,每个同学提前到了学校,用工整的字在黑板上写下自己衷心的祝福,字迹中无不透露着对你的敬意和感激。
“快点!老师来了!”放哨的同学小声提醒大家。你按时走进教室,一边推门,一边疑惑地说:“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呀?奇怪!”躲在暗处的我们不禁乐开了花。“一、二、三——”按照事先的约定,我们齐声喊道:“李老师生日快乐!”每个同学就像恶作剧成功了的孩子一样,脸上露出纯真而又调皮的笑容。随即,教室里响起了欢快的生日歌。
笑容顿时爬上了你的面颊。我分明看见,你的眼中有泪光在闪烁。“你们真的是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老师真的感动,很欣慰!”你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回我们一个甜美的笑容。
小学这六年来,多少个傍晚,你不顾疲劳挑灯备课或是认真批改作业;多少次生病,你从不说什么而是坚持风雨无阻地到校上课。你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毫无怨言地为我们服务,答疑解惑。李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浇灌出我们心中的智慧之花。你是辛勤的航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热情倾诉我心中的情感。但我知道,其实,你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赞美,因为教师的美无可比拟。
点评:通过一个别开生面的庆生,表达了学生们对李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老师的付出与关爱,让学生铭刻在心,学生的回报,是真情,有童真,这是对教师最好的回馈。本文情味十足,分外动人。指导教师 张杰
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
一定遇到过很多好老师,
有没有哪个老师让你一生难忘?
欢迎在文后留言。
《帅作文》投稿须知:
《帅作文》新学期征集中小学生习作,欢迎同学们来投稿。
投稿方式:
关注帅作文微信公众号,点击底栏“评报投稿”,进入相应学段,即可投稿。投稿若采用,会有相关编辑通知。谢谢您的参与!
好消息!新学期《帅作文》现在可以订阅啦!
订报方式:
1.武汉市中心城区的订户,可扫码订报↓
楚天e购
2.拨打楚天发行公司电话:965888
3.武汉以外用户订报,可在开学后联系当地发行站;若当地无发行站,可拨打本报发行电话027-88567106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