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单核心到一体化:长三角人口分布如何演变?

澎湃新闻 2023-04-06 19:40:29 阅读量:

长三角地区依托沿江港口发展起来,城市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广义的长三角地区包含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全域,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全域国土面积为35.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7%。2020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地区生产总值24.47万亿元,总人口2.3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4.1%、16.7%,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人口高强度活动最密集与吸纳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人口密度以上海为核心向外递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657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的147人/平方公里,属于人口高度稠密区。以县级为统计单元的人口密度空间差异极为明显,2020年七普时长三角地区共有228个县级单元,其中有5个县级单元的人口密度超过500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单元是上海市区(指中心七区,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达到2.39万人/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地区内有26个县级单元人口密度低于200人/平方公里,密度最低的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和池州市石台县仅有57人/平方公里,与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相差400余倍。

图12020年七普长三角地区分区县人口密度图

数据来源:长三角各市七普统计公报。注:为使得区域单元相对可比,将各市市区中行政面积较小的区进行合并处理。

宏观上看,整个长三角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结构,大致可分为: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圈层核心,市区平均人口密度23870人/平方公里;

第一圈层为上海近郊区、苏南、浙北,环绕上海市区的上海近郊及远郊、苏南(苏锡常通)和杭州湾地区(杭嘉湖宁绍)平均人口密度为1178人/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上海市区的1/20;

第二圈层为苏中苏北,外围圈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540人/平方公里,比第一圈层又低了一半多。

第三圈层为浙江西南部以及安徽大部分地区,池州、黄山、丽水、衢州、宣城等地多数县级单元人口密度低于200人/平方公里(图1)。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趋大,人口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流动,人口主要集聚于上海、苏南、浙北等产业发达、能容纳较多就业人口的地区。

区县人口密度的“八级阶梯”

参考葛美玲等(2009)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分区,根据2020年长三角各县级单元人口密度高低将228个县级单元分为八大类型,包括:集聚核心区、极高集聚区、高度集聚区、较高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总体上,长三角人口分布格局呈现阶梯下降态势:

第一级阶梯是集聚核心区,平均人口密度在10000人/平方公里以上,仅有特大城市上海市区在此范围内,作为长三角绝对的单核心,其人口密度在全区甚至是全国也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市区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3870.4人/平方公里。

第二级阶梯是极高集聚地区,平均人口密度在5000-10000人/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上海市宝山区(8248人/平方公里)、闵行区(7157人/平方公里)、南京市区(5517人/平方公里)和苏州市区(5130人/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环境变化及发展格局转变的情况下,由于中心城市上海的中心城区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也由于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变,很多劳动力随着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到上海周边地区就业,围绕在中心城市周边的次中心城市可有效缓解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病,紧邻上海市区的上海近郊宝山区、闵行区及周边城市苏州、省会城市南京因相对较低的地租,开始迅速承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过密人口转移。

第三级阶梯是高度集聚区,人口密度在3000-5000人/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通市区、上海市嘉定区、合肥市区、无锡市区、上海市松江区、苏州市相城区等7个地区。其中,浦东新区、南通市区人口密度均超过4000人/平方公里。

可以发现这些地区呈片状分布于上海郊区或环沪地区,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膨胀、密集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张,很多从业人员转移到上海郊区及上海周边地区就业定居,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产业与居住等要素的郊区化与周边化将是城市发展阶段中的整体趋势之一。此外,合肥由于具有良好区位发展迅速,人口密度也有了大幅提高,2020年人口密度达3822人/平方公里。

第四级阶梯是较高密集区,人口密度在2000-3000人/平方公里的包括杭州市区、徐州市区、温州市区、昆山市、常州市区、宁波市镇海区、江阴市7个地区,大部分仍属于上海辐射范围内。

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因行政区划变更对市辖区进行合并,人口密度不及江苏、安徽省会人口密度,为2762人/平方公里。徐州是典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江苏北部的重点建设城市,历来是长三角人口密集区;而温州则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地貌,没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但重视经商的温州人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重点发展民营企业,提供了较多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入。

第五阶梯是中度集聚区,人口密度为1000-2000人/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市区、上海市青浦区和奉贤区、苏州市吴中区、义乌市、扬州市、泰州市等35个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东南沿海平原、苏州的苏南平原、长江沿线以及上海的远郊地带,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也处于地区中游水平。

第六阶梯是较低集聚区,人口密度为500-1000人/平方公里,包括淮南市区、温州市洞头区、湖州市区、安庆市区、界首市、扬中市、丹阳市在内的68个县级单元,集中连片分布于安徽省、江苏省北部及中部、浙江南部地区,整体呈现“3”字型。

第七阶梯是一般过渡区,人口密度为200-500人/平方公里,包括临海市、涟水县、长兴县、六安市区、灌云县等81个县级单元,是人口密度分区中地区占比最多的类型区,是长三角地区的底色,广泛分布于高、中集聚区的边缘地区,包括安徽大部分地区、苏北沿海地带、浙江沿海及中部地区。

第八阶梯是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小于200人/平方公里,包括建德市、歙县、宁国市、泰顺县、磐安县等25个县级单元。零星分布于皖西南大别山区、浙西南山地、浙西丘陵地区,多属于各市郊区、县级市及县,受自身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口大量流出。

数据来源:长三角各市七普统计公报,为使得区域单元相对可比,将各市市区中行政面积较小的区进行合并处理。

核心铁路沿线、沿江沿海带集聚效应明显

1953、1964年两次人口普查时点,长三角仅有上海市区是绝对的集聚核心区,人口密度超过10000人/平方公里,杭州、苏州、南京的市区等为人口中度集聚区,苏南、苏中、皖北、浙江的零星地区为低度集聚区,其余大部份均为一般过渡区和相对稀疏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人口密度较前一阶段有了较显著的提高,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的市区成为人口增长极。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沿交通干线的地区迅速发展起来,1982-1990年长三角地区核心铁路沿线以及沿江沿海地带的人口快速集聚,长三角人口空间格局也基本由此奠定。

2000-2010年两次普查时点间长三角人口空间分布相对稳定,空间分布格局也未发生大的变化,人口增长趋势逐渐放缓,主要增长极仍在上海、杭州湾、苏南地区。长三角人口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特质主要是地形特征关系显著,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带,以浙江为例,浙西南的山地和中部的丘陵占比超过70%,除温州外,人口密度均较低,而东北部较平坦的冲积平原仅占两成面积不到却承载了庞大的人口规模。这一阶段,个别地区如上海崇明、连云港与徐州郊区开始出现轻微的人口负增长(图2)。

总体而言,长三角产业格局的变化使得地区内人口在向心集聚的同时也在向外扩散,但长三角地区人口集散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存在远离核心区的部分城市尤其是近年来安徽省内的合肥、芜湖等具备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迅速,人口集聚程度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但沪宁杭、苏锡等核心区多数城市仍然具有强劲的人口集聚力。

长三角地区当前的人口形势是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定阶段所产生的特殊问题,既是不可逾越的人口难题。也是会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消长、转化的阶段性问题,换言之解决这些难题急需要积极进取,也需要历史耐心。当前,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这不但是上海发展的重大利好因素,更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经济社会长期良性发展的重大机遇。对长三角而言,区域一体化的最大意义在于政策一体化、促进人口在地区内的自由流动。人口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必然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而一体化可以为人口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扫除人口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阻碍,为人口自由流动及空间再分配消除制度壁垒。

图21953-2010年长三角地区各区县人口空间分布变化数据来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第一至第六次人口普查

(作者程晨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学博士,本文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的指导)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