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受贿3.86亿的“金融虎”范一飞被判死缓,贪污受贿没有避风港

极目新闻 2024-10-11 17:10:11 阅读量: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10月10日,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受贿一案,对被告人范一飞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10月10日央视新闻)

WechatIMG3702.jpg相关视频截图

这一判决结果如巨石投湖,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牵动着金融界的神经,更是引发了全社会对高层腐败的深度关注。3.86亿元的贪污金额,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让人触目惊心。公开资料显示,范一飞出生于1964年,江苏泰兴人,41岁出任建行副行长,50岁出任央行副行长,仕途最终以“二十大后首虎”落幕。对于这位担任央行副行长长达7年,并且是央行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副行长,公众从中读出更多是愤怒和叹息。

这名金融“大老虎”的落马,向外界释放了三大信号。第一,为整个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范一飞长期在金融系统担任要职,本应是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守护者,但他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毫无纪法底线,胆大妄为,靠金融吃金融,以钱生钱,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带坏了金融风气。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金融领域的腐败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他的案例给整个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金融从业者必须坚守法律底线和职业道德,不能因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而迷失自我;

第二,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一旦越过红线,违法违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范一飞深耕金融系统近40年,认为自己懂金融、有能力,可以铺设一条“官商双赢”的暗道。这种小聪明,终究让自己一场空。这也说明,反腐败决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更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反腐面前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一视同仁、绝不姑息,坚定不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第三,受贿渠道在隐形变异,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手法多样。央视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中曾披露,行贿方向范一飞送上的大都不是可见的真金白银,而是提供一个“投资”项目,设置一个金融产品,由他弟弟范侃的公司出面“投资”作为幌子,就能获利丰厚。甚至有时候,所谓“投资”根本不出钱,只是签一纸虚假协议。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范一飞帮助一个叫刘琦的商人,承接了一个手机银行相关项目,与此同步,范一飞弟弟的公司就和刘琦的公司签订“协议”,名义上是收购刘琦公司部分股权,实际上范侃一分钱都没出,就是白收刘琦给的干股。然而,无论行贿受贿形式有多隐蔽,手法有多迷惑,无论腐败问题多么复杂、形势多么严峻,都将一以贯之、毫不松懈地进行打击。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大量金融腐败案件的同时,边办案边总结,掌握金融腐败的新形态、新特点、新表现,形成了穿透式审查调查的系统性方法,持续将成果运用到新工作中,不断提升金融反腐的专业性、精准性。

贪污受贿没有避风港,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它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渴望和追求。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用来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旦权力被滥用,无论曾经多么位高权重,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责任编辑:黄潘婷 值班主任:谢礼逵 校对: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