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丨癌症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医者仁心换来的厚报

极目新闻 2024-07-26 09:35:45 阅读量: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结直肠外科一区主任骆衍新等医生收到了一名患者发来的“论文”——《基于多维度感知空间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效果评价研究》。 “论文”包括了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绪论、背景、总结等多个部分,“论文”结尾还包括了致谢和参考文献。(据7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有网友感到不解,感谢医生,送幅锦旗就行了,写封感谢信也行,为什么要写成“论文”的样子,这是不是书读多了,读迂腐了?

写“论文”向医生致谢,看起来显得不按常理出牌,似乎“小题大做”了,多此一举,但在听到患者的介绍后,其中又有合理的内在逻辑,并不突兀。

A癌症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jpg

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图源:北京青年报)

原来,该患者在住院期间,受到医生的精心医治与护理,手术也很成功。在出院回家后,就想写信表达心情,而患者刚好是名“理工男”,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来去香港读博士,日常工作就是做实验和写论文。写论文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

说是“论文”,实际上仍是感谢信,只不过是套用了论文的格式,郑重署上第一作者(患者本人)与通讯作者(患者妻子),作者“单位”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1病区”。“论文”内容介绍了治疗经过,然后在结尾的“致谢”部分表达对医生的感谢,还按例附上了参考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基本上是医生发表的论文。

这篇“论文”属于用心写作的感谢信,非常贴近患者的心理与生活常理。因为患病之后,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承担,而是整个家庭都要共同面对一次“从精神到现实的残酷考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妻子日夜相伴,对医生的付出有目共睹。患者治疗成功,家人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论文以患者与家人的名义共同署名,以此感谢医生,这是人之常情。从网上查到医生的论文,有助于了解医生的医术,增加对治疗方式的理解。这对患者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

癌症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这是良好医患关系的见证,现实中太需要这种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医生尊重患者,帮助患者,患者尊重医生,理解医生,这种双向奔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都能这样相互理解,医患关系会是佳话不断。

A癌症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1.jpg

患者写论文向医生致谢(图源:北京青年报)

写“论文”的患者表示,问诊期间,即得到了医生的详细讲解,紧张心态得以缓解。术后,医生耐心交代了相关事项,消除了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患者专门提到,医生给他的勇气与信心,比切除病灶更重要。常言道,有时是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从患者的体会中可以看到,医生在治疗之外的帮助与安慰还真是太重要了,良好医德医风的作用不亚于医术。

患者表示,“罹患癌症,的确不是舒适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所幸有如此专业的医护团队站在我的背后,让我有勇气去相信。”并表示,骆医生本人和他的团队给人的感觉是很特别的。通常,医生是严肃甚至古板的。但骆医生的团队显得专业、干练、活泼、温暖。因此,他决定把感谢信也写得“特别和活泼一些”,于是选择了将感谢信写成论文的形式。

如此说来,这封论文形式的感谢信,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遇上不同寻常的医生,经历不同寻常的治疗体验,因此有了不同寻常的感谢信。可以说,论文格式的感谢信是对医者仁心的“厚报”,一点也不显得繁琐累赘,相反,这个形式是恰如其分,刚好配得上医生带给患者的舒适感。

患者希望医生能从别具一格的感谢信中感到轻松有趣,事实上,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医生表示,在治疗过程中,感到患者善于从网上了解医学知识,很配合医生的工作,感受到他的乐观与活泼,虽然平时工作中要研读论文,非常辛苦,但这篇“论文”看着轻松、高兴。

可见,患者给医生写的论文一点也不显得古板。这是有趣的灵魂在对话另一个有趣的灵魂。用心的医生遇上了用心的患者,因此擦出了医患情深的火花。这篇“论文”中饱含医患相处之道的学问,值得医患双方细细品读。

责任编辑:胡秀文 值班主任:魏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