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劈波斩浪春潮涌,屈原故里千人共赴“二月二”

极目新闻 2025-03-03 16:22:18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郝明曦 史丽 吴波

祭祀屈祖、龙头披红、朱砂启智……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2025年归州万古寺龙舟文化节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在三峡库区秭归县举行。千余名游客齐聚屈原故里,在民俗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祈福丰收年景。

作为“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六成以上村民姓屈,是海内外屈氏后裔寻根圣地。秭归是中国龙舟之乡,二月初二划龙舟、启春耕,祈求丰收、纪念屈原是历来的习俗,万古寺村传承着原汁原味的屈原故里龙舟文化。

万古寺村村民请出龙头

当天上午,万古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上,锣鼓喧天、欢歌萦绕,原生态表演唱《薅草锣鼓》率先点燃气氛,山歌悠扬、舞姿翩跹,女声小组唱《我家门前是长江》将峡江儿女的豪情唱进人心,舞蹈《橘林欢歌》则以花果同树的意象,舞动出春日的丰收愿景。

“盥洗净手、端正衣冠、礼拜诗祖……”8名孩童身着楚服,在屈原第68代孙屈家明的引导下完成开笔礼。朱砂轻点额间,稚嫩的诵读声回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传承千年的启蒙礼,以仪式感唤醒文化基因,让崇文尚德的种子扎根童心。

“咚!咚!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严明军擂动大鼓,龙头披红、点睛、游江招魂等古礼庄重肃穆——朱笔轻点龙目,一声“屈原大夫回故里”的号子响彻河畔。

13支龙狮队伍踏鼓而行,宛如一条蜿蜒两公里长的长龙。“活动往哪边走?”“不知道,我们也是过来玩的,跟着前面的人走就对了。”……当天一早,市民黄女士从市区赶来,带着父母来凑热闹。“我们到的时候刚好遇到舞狮队,一路上可以说是摩肩接踵,走路‘推背感’十足。”

在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人们在参加龙舟赛“抢红”

“下水咯!”锣鼓齐擂,5支龙舟竞相入水,一艘艘龙舟劈波斩浪。挺立在舟头的鼓手双槌齐下,桡手随着鼓声节奏奋勇挥桨。水手们沿着香溪河道贺,祈求码头四季平安、村民生活幸福,村民则鸣鞭炮回礼,“拜码头”礼成。

“今年我们组建了一支龙舟队准备进行专业训练,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队员,这次活动还是我们这支龙舟队的首秀呢。” 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介绍,通过系统整理非遗技艺,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让这项千年民俗后继有人。

现场“橙”意满满,活动邀请八方来客免费品鉴屈乡这片沃土“诞生”的黑美人——宗橙。在前一天举行的秭归县第二届宗橙评鉴会上,历经多位专家的严格“考核”后,由宜昌咖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脱颖而出,成为本届评鉴会的“宗橙王”。并在这次活动上颁授了奖牌。

“我们村年产脐橙11200吨,去年旅游带动销售1000吨,户均增收超3000多元。”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话语中透着自豪。作为秭归12个“亿元村”之一,该村将屈原精神注入产业,打造“屈子橙”品牌,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0余万元。

台上高潮迭起,台下大人孩子欢声连连。6个小孩排排坐,只见师傅们拿起梳子剪刀,为孩童“剃龙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要把‘节庆热’变成‘全年火’”。归州镇党委书记刘卓表示,自2018年“二月二·龙抬头”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以来,该镇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通过红色旅游线串联夏明翰故里、彭家坡脐橙园等景点,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近年来,秭归县提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实践示范县,打造四季鲜橙名县、屈原文化名城、坝上库首明珠的奋斗目标。秭归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底蕴、放大生态优势、推动产业赋能,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打好“脐橙”“三峡”“屈原”“生态”四张特色牌。

责任编辑:王原贵 值班主任:胥甜 
点赞0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