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新滩大滑坡、长江告急的背后……《地质先行》揭秘!

极目新闻 2023-06-08 20:14:27

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志鹏 刘汉生

《地质先行——湖北省地质局发展纪实(1952—2022)》(简称《地质先行》)近日面向全国发行。

该书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策划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近年来全国首部反映省(市)级地质工作发展的重磅作品。重点记录了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嘉鱼蛇屋山金矿、宜昌磷矿的勘查过程,“江南聚宝盆”铜绿山矿田的发展纪实,全面揭秘了湖北“藏宝图”。

西陵峡北岸新滩大滑坡,至今快40年,令人记忆犹新

“砰砰砰……”

只听一声巨响,地动山摇,长约2000米、宽约800米、面积70万平方米的崖坡整体滑动。

滑坡总体积3000万立方米,其中240万立方米岩土倾入长江,使该段河床最低点高程由22.5米上升至37.5米,在80米长的河床上垫高15米,掀起36米高的涌浪,将对岸的石砌仓库卷入江中!

新滩资料图

这是1985年6月12日凌晨3时45分,发生在西陵峡北岸的湖北秭归县新滩镇后山上的真实场景。

千年古镇新滩,位居西陵峡上段兵书宝剑峡出口处,因多次岩崩而形成险滩。

江中巨石横亘,暗礁林立,水湍如沸。山脚下,横亘着一条狭窄的街道,400多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居住于此。

滑坡倾覆江中,山崖裂缝四起,江水向上回流13千米,向下27千米仍有1米高巨浪。

巨大的滑坡致使13艘机动船、64艘木船沉没或毁坏,并将新滩镇1569间房屋全部卷入长江。

457户1371人安全转移,湖北地质工作者功不可没

由于前期湖北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及时监测预报,新滩镇457户1371人此前全部及时安全疏散转移,极大地减轻了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此之前,从 1980 年开始,包括湖北省地质局在内的多家相关单位长期坚守监测,分别采取简报、变形报告、险情报告、加急电报、加急电话的形式作了新滩滑坡的中长期、短期和临阵预报,避免了重大的灾难事件。

大滑坡后的新滩

地质工作者为何能准确预判新滩滑坡的产生?如何成功锚固长江航运重大隐患——链子崖危岩体?更多精彩在近期出版的《地质先行——湖北省地质局发展纪实(1952—2022)》(简称《地质先行》)中呈现。该书重点记录了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嘉鱼蛇屋山金矿、宜昌磷矿的勘查过程,“江南聚宝盆”铜绿山矿田的发展纪实,全面揭秘了湖北“藏宝图”。

《地质先行》记录湖北地质工作者70年艰辛历程

《地质先行》一书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策划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近年来全国首部反映省(市)级地质工作发展的重磅作品,全面记录湖北地质工作70年传奇历程,于6月6日起面向全国发行。

《地质先行》

全书近34万字,分“发展历程”“辉煌成就”“队伍风采”三大篇章,附录为大事记、院士名单等。图片50余幅,图表20余张,图文并茂,兼具故事性、科普性和思想性。

编写组介绍,该书是“湖北地质记忆三部曲”(“三书一片”)的标志性产品,为纪念湖北省地质局建局70年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涵盖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类型作品。

据介绍,1952年,地质部中南地质局成立。1957年,湖北省地质局在中南地质局原址成立,此后历经多次调整重组,队伍不断壮大,探明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矿床,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矿产资源保障。在周恩来总理“奠基三峡”的嘱托下,选址勘察了一个个世纪工程,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张张闪亮的湖北名片。

为庆祝湖北省地质局建局70年,从2021年底,在湖北省地质局支持下,楚天书局与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历时2年,走访全省十余市州,采访100位历史事件当事人,收集史料2000万字,图片3000余张,经过辛苦耕耘,最终创作成“三书一片”(发展纪实《地质先行》、影像志《印迹》、口述史《岁月流金》、专题纪录片《印迹》),为数万名地质人70年留下奋斗印迹,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湖北地质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责任编辑:张坚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