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视频剪辑 戎钰
通讯员 陈丽新 许静思
2022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第二个百年征程的起点。回望这一年,湖北考古成果丰硕,喜讯连连。
2月25日,“2022湖北考古业务成果交流会”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行,会上公布了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等6个项目成功入选。
学堂梁子遗址再获殊荣
“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江汉考古》与极目新闻联合主办。该评选活动旨在梳理2022年度湖北考古最新成果,展示湖北考古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揭示长江中游文明灿烂成就。
据主办方介绍,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后,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于今年1月启动,全省共有20余个考古项目报名参评。经过资格审核、专家推荐等评选程序,12个考古项目进入终评环节,并最终于2月25日产生了本届湖北“六大”名单。
以时代早晚为序,荣获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荣誉的6个项目分别为: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天门唐马台遗址群、武汉黄陂盘龙城王家嘴遗址、赤壁大湖咀遗址、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西道院区)。
这6个考古发掘项目覆盖地域广,遗迹种类多样,遗址内涵丰富,发掘精细化和规范化程度高,多学科合作紧密。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成功入选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2“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湖北考古人交出“荆彩”答卷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名单全面展示了2022年度湖北考古重大成果,体现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了长江中游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了湖北力量。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多学科协作、共同发力考古发掘,致力破解长江中游文明密码,揭示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交出了一份“荆彩”考古答卷。
2022年,湖北考古人接续取得一个个考古新成果,“考古中国”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均取得新收获,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现并顺利提取“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更是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的举办,既是对上一年度湖北考古工作的集中展示和体检,也是对未来湖北考古工作的科学谋划和指导,有力推动了我省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除了入选本届湖北“六大”名单的6个项目,襄阳保康穆林头遗址、襄阳襄州凤凰咀城址、天门石家河城址、荆门京山苏家垄遗址、武汉龙泉明楚王墓愍王茔园、潜江代滩明代李氏家族墓地,获评为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2022年湖北“六大”——
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新的发现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照
天门唐马台遗址群:
天门唐马台遗址群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姚家岭村七组,该遗址群发掘出一批从油子岭文化时期至后石家河时期,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学实物资料,其中油子岭文化时期遗存最为丰富,这对于学界探讨油子岭文化内涵、演变序列、源流,提供了大量经科学发掘的考古学资料。尤其是发现的一批内容丰富的彩绘陶,其中与太阳有关的简笔图案反映了油子岭文化先民朴素的宇宙观,为研究油子岭文化人群的精神信仰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
唐马台遗址油子岭文化时期彩绘陶片
武汉盘龙城王家嘴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地处大别山余脉与江汉平原间的过渡地带。2022年是本世纪盘龙城考古工作的第10年,王家嘴地点发现一批年代属于夏商之际的遗存,为揭示盘龙城聚落的始建年代、认识早期中原王朝对长江流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获取了大量土壤、炭样样本,已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子碳化颗粒。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有系统地发现的商代早期植物考古遗存,为认识盘龙城及长江中游商代聚落环境和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积累了材料。
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出土陶器
赤壁大湖咀遗址:
大湖咀遗址位于咸宁市赤壁市高新区赤马港办事处夏龙铺社区三组。2022年对城址进行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初步确认城墙、护城河的结构,明确城址范围。该遗址年代跨度较大,主体年代大致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从出土器物观察,该遗址曾先后受到大路铺文化、周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大湖咀遗址出土锡扁壶
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
荆州城墙11号马面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北城墙东段。通过本次发掘,首次发现明代砖墙直接修建在五代~宋代城墙之上的“墙包墙”重要现象,解开了本段墙体的年代之谜、结构之谜以及沿革演变之谜。在宋代三期城墙内护坡上发现一条完整的砖砌排水沟,其中有2件“鄂”字铭文砖出土,为研究古代城墙附属建筑及城墙砖制作与来源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该段砖城墙最早建于五代时期,经后世不断增补修建,历经千年,使用至今而从未间断,是我国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砖城。
荆州城墙11号马面发掘区东壁剖面三维图(左为北)
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西道院区):
五龙宫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五龙宫村,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八观”之一,西道院是五龙宫高阶道士修行居住区。已发掘遗存携带信息极为丰富,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涵盖了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宗教、民生、文化等多方面历史信息。部分遗存类型(五龙祭祀法坛和永乐投龙简)更是全国首次发现,其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全国少见,填补了相关学科的研究空白,对丰富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价值。
五龙宫出土鎏金铜制真武头像
(图片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