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小时候胖点儿真的没关系吗?这两大危害,你最好知道→

健康四川官微 2023-05-22 19:36:04 阅读量:

每年5月第三周是“全民营养周”。今年的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胖点好呀,说明你有福气!“

“小时候胖点没事,长大就瘦了”

……

数据显示,

我国6岁-17岁儿童

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

#小时候胖点儿真的没关系吗#

往下看↓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

是一个“问题”

学龄儿童是指从6周岁到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所谓的儿童青少年。此时,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全面充足的营养摄入,因而家长们眼中的健康模范就成了“白胖小子”。“小时候胖点好,长大就瘦了”的观点更是扎根中国家长群,究竟“小胖墩”长大会瘦吗?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88%的胖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继续肥胖。在儿童期肥胖的孩子,可能已经养成了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长大后才想着瘦下来已经很困难。

而且,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了19%,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30年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存在肥胖问题。

那么学龄期超重肥胖会给孩子带来什么问题?

学龄儿童期超重肥胖的危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超重肥胖真的会伤了孩子。

01

生理伤害

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我们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有的疾病,现在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研究表明,超重、肥胖的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3.9倍。毫无疑问,这些疾病的提前出现将长久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

02

心理伤害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超重肥胖还给儿童青少年带来了精神伤痛。学龄时期,身材焦虑和外貌歧视现象已经初见端倪。一项有关学生对肥胖儿童看法和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约40%以上的小学生对肥胖儿童抱有懒惰、身材差、迟钝、贪吃等许多负面看法。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无疑会受到影响。有调查发现,肥胖的儿童有更高的抑郁倾向,成年后发生抑郁的风险也更高。

如何预防和控制

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

01

树立健康观念,提高营养素养

研究显示,改善家庭食物环境、学校实施营养教育有利于学龄儿童提高营养素。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注重提高儿童的营养知识,让孩子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2

重视每日早餐,合理选择零食

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改善认知能力,降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因此要保证每天吃且吃好早餐,食物种类比例适宜;选择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水果等作为零食。

03

足量饮水喝奶,控制含糖饮料

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学龄儿童肥胖风险,而足量饮水可降低含糖饮料摄入。因此,学龄儿童应保持每天300ml及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依据不同年龄段主动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04

坚持户外活动,限制视频时间

更多的参与户外活动,减少静坐及视频时间有助于改善儿童体重状况。因此,学龄儿童每天要进行至少1小时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视频时间不超过2小时。

05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定期帮助孩子测量和体重,监测生长发育,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体型,关爱身体健康,远离肥胖与超重。

所以,小时候胖点很有关系!

相比可爱,胖更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认真对待学龄儿童超重肥胖问题

撰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硕士研究生 和智坚

审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副教授 李鸣

来源:健康四川官微


责任编辑:王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