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唐代起重阳被定为正式节日。
(来源:央视频)
重阳节历来有许多习俗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敬老:重阳节,是中国老人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我们要宣扬敬老、爱老的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秋高气爽,很多住在山区的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其中篁岭晒秋最为出名。
篁岭古村晒秋场景(来源:江西日报)
赏菊: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插茱萸: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养生应该注意哪些
秋冬季节对老人来说是“危机四伏”的两季,此期间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处于高发期,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未病先防”方为正道。
当心秋燥: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来源:网信郑州)
温暖睡眠: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
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避免盲补: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但秋天进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重点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前者如鱼、瘦肉、鳖肉、乌骨鸡、禽蛋、奶制品、豆类等;后者如藕、山药、芡实、红枣等。尤其是后者,不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能调养脾胃,补而不腻,可谓一举两得。由于老年人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起居有常: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重阳节真正的意义——“尊老敬孝”
我国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九九谐音“久久”,因此重阳节也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意义。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今天重阳节,送你9张“大字号版”关爱长辈行动指南,让我们一起为爸妈做这几件事儿!
关爱长辈,不只在重阳节一天,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祝天下所有父母、长辈健康、幸福!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网、网信郑州、澎湃新闻、中国妇女报、微永善